四、宋元瓷器的装饰题材与成就:
宋元时代,是福建陶瓷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瓷器装饰题材广泛,技巧娴熟,经验丰富。在瓷器上得到充分的表现。以大量的牡丹、荷花、菊花、宝相、苎草、蕉叶、卷草、联珠、飞鸟、芦雁、虫鱼和云水为装饰题材;采取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堆花等装饰手法;运用写实、写意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流畅细腻的线条,富丽工巧的图案,丰富瓷器的画面,美化人们的生活。
北宋时期,刻花、印花、划花在碗、盘粉盒中采用最广,刻划的碗盘花纹,先在瓷坯上用刀具刻出花纹的轮廓,然后以篦状工具在轮廓内划以不间断或断断续续的篦纹,篦点纹图案,如云水、牡丹、卷草等,无论花卉或动物,刻划运用灵活,熟练生动,一挥而就,线条简洁,粗放流畅,以“动”见长。如大型的撇口盘,刻划翻卷的云水纹,具有波浪壮阔之感。而印花粉盒和果盒装饰,则线条细腻,图案工巧富丽,花纹密而不满;粉盒上朵朵盛开的牡丹,株株婷婷玉立的出水芙蓉,幅幅画面都显得十分幽雅恬静;而展翅奋飞的芦雁和在清波中漫蝣的双鱼,又使幽静的画面静中寓动、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南宋瓷器注重胎釉结合,讲究造型、釉色、纹饰融为一体,相互呼应,颇具一代特色。其装饰风格沿袭北宋,但题材略有减少,画面较北宋疏朗,又稀而不疏,线条比较柔和,如青釉荷口瓶、莲瓣碗、军持等。部分瓷器的内壁有模印和书写工匠作坊,人物姓氏题款。以色釉书写的工匠款识,则反映了色釉彩绘在宋代德化窑已经开始萌芽。
元代屈斗宫瓷的花纹,多采用凸印阳文分别浮印于碗盘的内外壁和粉盒的底部。花纹题材分花鸟人物和吉祥题款两大类,花卉的品种比较简单,主要盛行荷花、梅花、折枝花、菊花、莲瓣纹等,卷草纹已成为粉盒、小碗等的主体边饰纹样,凤鸟纹常见。粉盒底上的蒙古人头像出现,反映了浓厚的民族统治意识。吉祥题款有:福、寿、金玉满堂、长寿新船、福海寿山、古钱文、“币”吉祥海云,“月下”,“三十月夜再得圆”和类似八思已文戳记等,“长寿新船”款则表达了窑工们对瓷业兴旺和陶瓷外销海舶一帆风顺的祈望。元代花纹题款总的风格是花纹线条比较草率简单,但主题突出,自由活泼,宗教色彩浓厚,生活气息强烈,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上,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五、宋元瓷器的装烧成就:
陶瓷的发展与窑炉的改进和烧成密切相关,一定结构的窑炉才能焙烧一定质量的瓷器。有人认为,瓷器是火的艺术,而怎样得心应手地控制火候,正是瓷器烧成的关键。碗坪仑两宋时期,使用平底斜坡式的平焰龙窑,瓷器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但北宋的龙窑,窑身较窄较短,装烧量比较少。到了南宋,窑身加宽,窑体变长,从瓷器胎釉结构和呈色看,南宋时期的窑炉火候控制技术较北宋有所提高,其青瓷瓷面光泽,玻璃质感强,为北宋白而不莹的白瓷所不能比拟。元代屈斗宫窑,已从宋代的平底斜坡式平焰窑改进为平底斜坡分间的半倒焰窑,这种火焰流向的改变,火路的缩短,燃烧室的建立,克服了平焰窑因火路过长所造成的窑温不足和火候难以控制的弊病。在窑床坡度上,已由南宋的10度增加到12-24度,并且在隔墙底部设通火孔,在隔墙两边设大路沟,窑内结构的改进,改变了室内空气的流向,便于空气流通,使升温加快,温度更加均匀,火候更易于控制,大大地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和成品率。屈斗宫分室龙窑形成了龙窑向阶级窑过渡的中间类型。填补了德化窑炉由宋――明发展中的一段空白,为我们展示宋、元、明时期德化窑炉由龙窑→分室龙窑(当地叫“鸡笼窑”→阶级窑的发展系统。分室龙窑的出现,对明代阶级窑形成,对“建白瓷”的烧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碗坪仑窑在器物的装烧方面颇具特色,其粉盒的“伞”状支烧方法,在国内可谓独一无二,匠心独运。这种窑具的组合和装烧过程是:(1)先用粘土做成的缸胎垫柱为底座,(2)再用粘土烧成的下平上斜的缸胎盘放在底座上,如此依次相问迭上垫柱和缸胎盘5-6层,形成“伞”形支烧器,尔后在盘周放置3-8个数量不等的粉盒。元代屈斗宫广泛采用了芒口覆烧支圈和匣钵,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克服了因高温和无匣钵所造成的瓷坯软化倾倒,粘结,防止了瓷器污染,串烟,粘渣造成废品的现象,标志着元代德化窑的装烧工艺较宋代前进了一大步。
德化窑发展迄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宋元时代属于初创和发展时期,由于古代匠师们身手不凡的制瓷技艺,窑场开创之初,就以产品质优价廉驰名于世,并迅速跻身国际瓷坛。综观宋元德化窑之历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宋代德化窑开创之初,尚未形成自身的风格,其产品多是外地产品的模仿和写真,属于学习探索时期,如北宋白瓷主要是仿定,同时也受景德镇窑影响,生产少量影青。南宋青釉与龙泉窑崛起密切相关,黑釉盏则是建窑产品的仿制。装饰手段与题材也与上述窑口相似和先后。瓷器的胎釉质量则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步提高。但北宋瓷器的修坯似乎更加讲究。
(二)元代是德化窑发展创新、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瓷器的装饰风格既承袭了宋代又具有元代的特色;影青瓷和白瓷地位的重新确立、白瓷中闪肉红胎的出现,标志着窑场模仿,写真时代的逐步结束,具有自身特点的工艺和产品正在形成。分室龙窑的出现和装烧技术的提高,反映了德化窑的烧成和产品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是明代德化窑兀起的前奏。
(三)德化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窑场之一,它的兴衰与瓷器的出口外销密切相关。自宋元以来,德化瓷历久而不衰,这不仅是因为它的产品质优价廉为人们所赞誉,而且还以其产品能适应人们的爱好,市场的需求,适销对路占优势。宋元两代德化窑持续烧造的军持产品,曾是佛教僧侣身边必备的净手之物,伊斯兰教盛行南洋和中国以后,又是他们作礼拜的净手之器和到麦加朝觐时的必备物品,在伊斯兰教盛行地区,普通的居民也广泛使用,是宋元时代出口瓷器的大宗产品之一。宋元两代,这种产品在德化续烧不断,数量不断增加,与当时的窑场主能掌握市场需求,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出口外销瓷业的繁荣是分不开的。目前国外发现的军持标本,数量最多的是德化窑的产品,在印度尼酉亚雅加达博物院陈列的一部分军持。就是盖德碗坪仑窑的产品,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安娜贝湖西端的内湖,民都洛的加莱加港等遗址都出土有德化军持。在目前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进一步在经济上放宽搞活的大好形势下,我们的瓷业生产怎样瞄准国际市场、加强信息反馈、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外汇收入,改变出口瓷产业不景气的状况,认真研究和吸取德化古瓷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是没有裨益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