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特别的中秋。那些年,一起度过的中秋是什么味道?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从60后到90后四个年代的人,分享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中秋记忆,或许他们的记忆也能勾起我们的共鸣。
60后忆中秋
那时候,特盼中秋月饼补油水
在常州一机关单位上班的石磊说起他们那时候60年代所过的中秋,感慨万千,那时同龄人最盼望中秋晚上的月饼,那月饼里面包裹的冰糖和青红丝,让人回味无穷。
石先生说,60年代,物质相对匮乏,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上月饼的。吃不到月饼,就用圆圆的糖饼代替。每年快到中秋节晚上,大人们就会拿出被束之高阁已久的月饼,藏起来是为了防止小孩子们偷吃。好不容易等到中秋之夜,母亲把月饼拿出来,摆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先敬月亮,祝福家人团团圆圆,当月饼拿出来的时刻。大家都眼巴巴地拿过月饼,慢慢吃,细细品,那个滋味让人回味。
当时的月饼都是五仁馅,里面包着青红丝、冰糖、芝麻等。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那个时候物质条件比较匮乏,只有在过中秋节的时候才能吃到月饼。”石先生说,小的时候,只有中秋的时候才有月饼,也只有中秋节当天才能吃到月饼,其他时候没有月饼吃。当时,月饼的种类比较少,只有广式和苏式月饼,当时的制作工艺比较粗糙,月饼的馅料也比较单一。另外,由于当时油水比较少,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月饼还是用猪油做的,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很期盼过中秋节,因为可以吃月饼,补充平时的油水不足。
石磊还说,那是对中秋节强烈的念想,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吃一小块月饼,是记忆中幸福生活的一个美好剪影。
本报记者张战斗
70后忆中秋
每19年生日就和中秋重合一次
1978年出生的曹奕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因为生日是9月21日,家里的中秋聚会常常还会增加生日会的功能。
“以前过中秋节,其实主要还是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曹奕告诉记者,月饼自然是不会少的,那时候虽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品种不同的馅料,但是吃起来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上一辈有苏州、上海人,所以家里苏式月饼肯定必备,但后来广式月饼更为风靡,苏式月饼商场也卖得不多,也就逐渐淡忘。“现在月饼太甜了,鲜肉月饼又有些腻,好怀念过去的口味。”曹奕告诉记者,除了月饼之外,以前家里还会做糍粑饼,豆沙馅、芝麻馅、菜馅的都有。“这个中秋吃糍粑也是有传说的,据说是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常州人中秋吃糍粑赏月寓意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听大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追着萤火虫四处奔跑,现在想来都是很幸福的瞬间。”在曹奕的记忆里,小时候过中秋节,除了美食之外,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玩耍也很开心。
“2002年的时候我阳历生日当天正好是中秋节。”曹奕说,平时过生日一般也就是出去“撮一顿”,那次中秋家宴增加了生日主题,着实让她受宠若惊。“查了一下万年历,1983年也是这个情况,下一次就要等到2021年了。”
本报记者郭靖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