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3月12日讯 在漳州漳浦、东山,现在都还有明代民族英雄黄道周的痕迹。黄道周在当地百姓心中是一名清官,他不谐流俗,忠言直谏,多遭贬谪。明亡后,他自请率兵抗清;兵败,他写下英勇血书,慷慨就义。四年后,归葬于漳浦。
讲学地仍在
学问为人称道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初九(3月9日),黄道周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今东山县铜陵镇。他自幼聪颖好学,5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11岁即善文章;14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23岁始致力讲学著作;25岁携母迁居漳浦县城;28岁后隐于县城东郊的东皋攻书。
黄道周一生潜心天文,精通易学、孝经,其学熔归藏、连山和周易于一炉,影响深远。黄道周还工书善画,他的书法严冷方刚,自成一体,世称“黄漳浦体”。“石斋先生(黄道周号石斋)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这是清初诗人宋荦对黄道周的评价。明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曾评价他:“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崇祯十四年,黄道周见朝廷昏庸无道,国运已尽,遂告病辞官,回到老家福建漳浦专心著述讲学。位于漳浦的黄道周讲学处占地1058平方米,如今这里复制了一方他使用过的“石盘观天地万象”,盘面刻着一万多个小方格和八个同心圆,方格和圆圈纵横交错,几百年来无人能识其中奥妙。
自请率兵抗清
宁死不降
明亡后,黄道周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但他刚刚上任不久,弘光朝便被清军所灭。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黄道周等南明大臣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即位,改元隆武。当时,兵权掌握在海盗出身、受抚降明的郑芝龙手里,郑芝龙有心降清,拥兵自重。
为了反击清军,收复失土,黄道周自请督师出关。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唐王答应黄道周出征,但无法给予一兵一卒。黄道周只得返乡筹兵筹粮,招募志士。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黄道周募得兵卒数千人,马仅十余匹,另有一月粮,出仙霞关,与清兵抗击;十月初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个月兵粮,兵分三路发起进攻,不久三路皆败;十二月二十四日遇伏,参将高万容逃队,全军崩溃。黄道周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
清廷见其忠烈仁义,派明朝降将洪承畴前去劝降,黄道周没有答应,绝食12天。临刑前,黄道周撕裂衣衾,咬破指头,用鲜血书写了“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十六字遗书,流芳千古。(海都记者 胡婧 杨清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