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侨乡番仔楼
从海外汇回的侨批款改变了闽南城乡的建筑样式。近代以来,在传统的红砖大厝中间,突然涌现出许多充满异域风情的小洋楼,闽南人称之为“番仔楼”。番仔楼是华侨荣归故里的标志,体现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崛起,又表明了他们的特殊身份。他们需要一种不同的空间语言宣示自己的存在。
有些华侨仍然建造传统的官式大厝,但是在拼花、雕饰等细节方面或多或少融入了南洋元素。建于1904年的龙海市石码杨家大厝,屋主为印尼华侨杨世泰。一眼看去,这是幢闽南传统民居,细究起来有许多奇异,例如门墙的贴面瓷砖来自印尼,图纹别致;石雕故事里出现了西洋人形象,络腮胡子,叉着腰。
更多人在侨居地生活久了,能够欣赏南洋殖民地样式的建筑,就在家乡仿建。晋江檀林村的春晖楼,是菲律宾华侨许友超1946年为母亲建的,正立面两层外廊各有6根罗马式圆柱,檐口上装饰山花,洋气扑鼻。许友超12岁随叔父南渡菲律宾,经商致富,被选为马尼拉中华商会会长,1933年底19路军发动“闽变”,邀请许友超出任厦门首任市长,后重返菲律宾经商。小洋楼代表了房屋主人的财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
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的林路厝,是新加坡华侨林路于1908年亲自设计建造的,中西合璧,别具一格。当地有一句民谚:有林路富,无林路厝。意思是你可能和林路一样富,但不可能有林路这样的大厝。
林路厝一排四座红砖大厝,气势恢宏;走进房屋,却发现只有二进,特别浅薄。据说原来后面还有一进,倒塌后就被生产队占用。林路厝的特色在于增加了楼层,左右护厝均为二层建筑。最东头那幢大厝,两侧护厝为二层八角形,主厅堂和东西厢房都建有二层阁楼,显得特别高大。竖向空间的楼化,是林路从西洋建筑里移植过来的。
大厝里住着林路的曾孙林祖泽夫妇。他们给我看挂历上徐悲鸿1927年画的林路76岁油画像:蓝天白云,一个黑衣白袍的银须老人执扇而立,精神矍铄,凝视前方。据说,林路出身贫寒,年轻时在码头做搬运工,有天躲在商船上去了新加坡,在餐馆做小工,后来认识一位美国建筑商,包到一小部分工程,从此发迹,承建了新加坡许多重要建筑。他在老家为自己建厝,倒是本色当行。
一般来说,番仔楼借鉴南洋建筑风格,往往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正立面檐口上加一个山花,如许友超的春晖楼;二是建楼层,如天一总局;三是建外廊,或一面、两面,或四面回廊,如海天堂构。
海天堂构中楼是鼓浪屿著名建筑。它有个闽南式大屋顶,重檐碧瓦,却是四面回廊的二层楼房,廊柱则用闽南特色的红砖砌成。其中西杂糅,不伦不类,仿佛一座洋溢着异国情调的宫殿。这幢房屋是晋江籍菲律宾华侨黄秀烺于1921年建造的。
黄秀烺在晋江东石老家还有座巨大的墓园,叫古檗山庄。那天我赶到山庄门口,暮色已经降临,负责人黄金钗先生拿了两只大手电筒照明。古檗山庄占地1.7万平方米,1913年动工,费时三年告竣,耗银25万两。山庄按中轴线对称布局,依次为山门、正门、半月形莲池和黄氏家族10座茔墓。墓茔隆出地面,用白花岗岩叠起,具有明显的西洋墓葬特征。东西南北四角,分布着四座风格迥异的小洋楼,其中保存了190余方近代名流硕彦的题咏石刻。
夜色中,木棉树变成沉默的疏影,空旷的古檗山庄显得清冷,寂静。黄秀烺在《古檗山庄题咏集》上写道:“异日百岁之后,归骨于此,吾子孙祭于斯,奠于斯,绵绵延延,守而不失。”多么强烈的中国情怀!1925年,他病逝于鼓浪屿,遗体归葬于古檗山庄,算是了了心愿。不过,据其宗亲黄金钗先生言,黄秀烺的子孙多在国外,守是谈不上了。
每一幢番仔楼,都是一个生离死别、背井离乡、白手起家和荣归故里的故事;每一幢番仔楼,都见证了闽南人对于异族先进文明,从抵触到接受、欣赏、追随的心态。也许因为远涉重洋已经成为宿命,闽南人的心胸与视野比较开阔,不管西洋南洋,只要觉得好,就把它放进自家的大厝里。(来源:萧春雷新浪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