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群和“天外来客”
在切尔木切克的牧场里,我们骑着从当地牧民那里租来的马在古战场巡游了很多圈,发现战场的东南面有许多发掘出来的石堆古墓和石棺墓。
向导库尔班说:上世纪70年代,曾经有人从墓中挖出一些金银饰品,传闻那些石堆古墓和石棺墓就是蒙古人修建的,埋的是当年阵亡的将士。听到这里,我下意识放慢了脚步,生怕惊扰了那些长眠的勇士们。一阵山风吹过,山石草木呜呜作响,仿佛那些战争还在进行……
接着,库尔班提出,要带我去看一群天外来客?这勾起了我的兴趣:“难道是外星人尸体?”“你看了就知道了。”
后来才明白,库尔班所说的天外来客,就是位于切尔木切克旷野上的那些黑色巨石。在民间传说中,它们都是来自于外太空的陨石,被当地人称为“闯入地球的天外来客”。
牧民阿米娜的家,就在离陨石不远的阿尔泰山脚下。她的家人没有放牧的习惯,而是长年守护着山坡上的这堆黑色巨石,收取游客参观黑石头的门票,这也是阿米娜家重要的经济来源。她还会为游客准备上小铁锤,因为黑石头能敲击出悦耳的音符。
在古代,人们往往把陨石当作圣物。比如古罗马人就把陨石当作神的使者,他们在陨石坠落的地方,盖上钟楼供奉起来;匈牙利人则把陨石抬进教堂,用链子锁起来,以防这个“神的礼物”飞回天上去。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也有一块陨石,被视为“圣石”,甚至有的国家还常常用陨石作为皇帝和达官贵人的陪葬。
所以,这片黑石头一度也被当地人视为圣物,甚至还有当地导游会对游客娓娓讲起宋代学者沈括对陨石的记录:“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撞击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乃得一圆石,犹热……”
谈到牧民阿米娜收门票的事,库尔班笑着说:看来供奉这堆石头还真有用,神仙也会赐予收入。
不过,也有专家在泼冷水,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叫做闪长岩的含金属量很高的石头,是阿尔泰山上的自然石。这样的说法在当地也引起了一些反响,不过更多的人表示:“这是从祖先时代就有的东西,我们不关注过去,只关注现在……”
作为神秘象征的石人
关于这个古战场,考古工作者们每年都会接踵而来——他们感兴趣的,其实是古战场上那些刻有人脸的“草原石人”。
在切尔木切克许多矗立在旷野的石头上,都可以隐约辨别出简陋的人形。石人的存在,很早之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经过探索发现,除了阿尔泰山切尔木切克地区,包括天山、向东与之相连的蒙古国、南西伯利亚草原,以及我国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向西穿越中亚腹地,一直到里海和黑海沿岸,都存在着石人,它们没有国界的区分,成为北方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折断的树
许多考古者认为,这种石人见证了亚欧大草原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这也为地理学界和考古界留下了一个难题:谁是石人的主人?由于现在生活在石人地区的民族,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没有立石人的习俗,因此石人的归宿必须到古代民族中去寻找。而石人身后往往会有墓葬,专家想到要从墓穴中寻找证据——但现实中保存完好的石人和墓葬又极少,再加上游牧民族的葬俗本来就很简单,这种被破坏的墓穴里,很难找到直接的证据。一时间,鉴定石人身份的问题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最后,这些石人和曾经在草原上纵横的突厥人联系了起来。《周书·突厥传》中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同时,在《隋书·突厥传》中也有一段记载,称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这样联系起来可以推断为,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形象。上世纪中叶,专家在蒙古国挖掘了一系列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墓中出土的碑文上也明确记载是突厥贵族的墓葬。
为更加详细了解这些石像,我后来又专程去了一次阿勒泰市文管所,在那里,我见到有几尊被认为是典型的突厥石人的石像,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右手执杯,左手握剑,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武士石人正是突厥石人的代表。关于石人的意义,应是古人认为它具有通灵的作用,即使人死之后,灵魂也会依附在石人身上,只要石人不倒,灵魂就不会消失。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石像诞生的时间与突厥人统治这片地区的时间不符,而应该与《庄子·逍遥游》中记录的“穷发国”有关。有学者考证,在切尔木切克这片古战场上,曾居住着一种“秃头人”,他们长着“狮子鼻和巨大的下腭”,负责看守阿尔泰山中的黄金——这种人种的脸形也恰恰和这些石人身上的表现相吻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英国风俗禁忌有哪些?英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盘2018-04-0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