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城市快速的变化让北京雨燕有些措手不及,大量的景观照明影响和破坏了雨燕的夜间休息。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刘博直言:“亮度过高的光源会混淆雨燕的夜间视觉能力,诱使其飞出巢穴无法回巢。”
重获关注的燕子
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雨燕每天能捕食近万只昆虫,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庆幸的是,这群机智又顽强的生物,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今年7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技馆联手启动了北京雨燕科学调查活动,此次调查显示,北京地区7月初雨燕数量约4000只。
目前,正阳门、颐和园、雍和宫、天坛、历代帝王庙等地是为数不多几处可供雨燕繁殖的古建筑。雨燕也对这座古城难舍难分,开始在北京的新式建筑中拓展生存空间。近年来,人们惊喜地发现,从天宁寺桥、国贸桥的桥洞缝隙,到北京师范大学的主楼、北京大学的仿古屋顶,雨燕上下翻飞的矫捷身影再次出现。
“每年我们都会在颐和园八方亭捕捉雨燕,详细测量、记录每只雨燕的体重、体长、喙长、翼长,随后戴上国际通用的、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特制的金属鸟环。”中国观鸟会志愿者于方介绍,通过金属鸟环的不断回收,可以了解到雨燕的迁徙路线、生长状况和寿命,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保护措施。2007年,中国观鸟会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北京市鸟类环志站的指导下,于颐和园开展了首次雨燕环志工作,至今已有10个年头。“2002年第一次跟着爸爸在北戴河做环志,那年才7岁,凭着对鸟儿的喜爱,不知不觉就坚持到了现在。”于方的女儿于肖末告诉我们,许多同学都受她的影响成为雨燕的忠实粉丝。
7月11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奥丹接到求助电话,有热心市民捡到了坠地的雨燕。“将雨燕接回后,我们发现这还是只雏鸟,每两个小时就要喂食一次,几乎离不开人。”奥丹就和其他四位同事轮流值班,昼夜不停地照顾这只雨燕。7月25日,小雨燕的体重和羽毛都达到了健康标准,被重新放归蓝天。
“北京适合雨燕生存的建筑基本饱和,如果想发展其种群,就一定要给它们更多繁殖的场所。”张正旺建议,在公园湿地建设科学设计的雨燕塔,在现代化建筑外设置巢箱,进行人工招引,为北京雨燕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周梦爽)
中国观鸟会的志愿者正在给北京雨燕安装光敏定位器。张为民摄/光明图片
飞翔中的北京雨燕。张瑜摄/光明图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英国风俗禁忌有哪些?英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盘2018-04-0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