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寺庙千百座,只有它规模堪比皇宫;庙里的佛像万万千,独有这里的观音像慈禧。乾隆皇帝对这座千年古刹情有独钟,慈禧太后更是发迹于此。今天,古御河从万寿寺前流过,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延伸》》故宫旅游攻略
皇家重寺,乾隆最爱
如今走在车水马龙的西三环,匆匆忙忙的人们很少会去注意一处坐落于路边的古刹。但如果您有兴致走入其中,相信一定会被隐藏在山门后的景色所震撼。
这就是当年鼎鼎大名的万寿寺。寺内分东、中、西三路,前庭深宅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宏丽至极,宛如皇宫。后身又是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活似御花园的缩影。就连它的西跨院,也有着小坤宁宫的美誉。难怪民间都称这座寺院为“小故宫”了。
万寿寺始建于唐朝,称聚瑟寺。距今算起来,已有千年历史了。到了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万历皇帝之母慈圣李太后出资,由著名的司礼监冯保督建而成,改名万寿寺,也就是给皇太后祈福万寿无疆之意。从此摇身一变,作为皇家寺庙,按编制得算“央企”,主要用做藏经卷的宝刹,到后来后经板、经卷移至番经厂和汉经厂,万寿寺便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今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
万历三十五年,寺庙又迎来了一件宝贝——永乐大钟,就是今天大钟寺的镇寺之宝。这口大钟出身不凡,明太祖朱棣夺取天下之后,总觉得自己杀戮太重,同时也感到名不正言不顺。于是想到按照《太祖实录》里“唯功大者钟大”的规矩来铸造一口举世无双的大钟。大钟铸于明京师铸钟厂,最终铸成时总重约46吨。钟体内外遍铸经文,共22.7万字。真可谓罕世珍宝。移到万寿寺后,还为它专门建了一座方形钟楼,每天由六个和尚专司撞钟之职。据明人蒋一葵记述:“昼夜撞击,闻声数十里,其声,时远时近,有异它钟。”
永乐大钟在万寿寺悬挂了20年左右,到明末,人们看到它已经躺在地上,长满青苔了。到了满清入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经过朝臣们的一番争论,根据阴阳五行生克之说,认为大钟属金,北方属水,金水相生,因此,应该把它放在京城之北。于是雍正皇帝决定,将此钟置放在地处“京城之乾方,圆明园之日方”的风水宝地觉生寺。移钟工程直到乾隆八年(1743年)才完成。之后觉生寺改名为大钟寺。如今来到万寿寺,钟楼仍在,然钟声已远。
清朝时又经几次重修扩建,西路于乾隆朝时改为行宫,遂成为规模宏大的皇家重寺。清乾隆十六年、二十六年和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弘历曾三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而这位乾隆皇帝为表示自己孝心,真没少在这座寺庙上下工夫。如今寺中的主要建筑便是无量寿佛殿,就是当时耗巨资建成的。不仅如此,最后一进院子还别具匠心地用巴洛克风格的“西洋门”与外界隔开,而这种规制的门只有在圆明园中才出现过。敢情这座门就是当年乾隆皇帝亲自指示,从圆明园中移植设计元素过来的成果。一国之君,为一座寺庙建设操劳至此,可见万寿寺的面子着实不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英国风俗禁忌有哪些?英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盘2018-04-0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