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以机制创新驱动城市文明升级
——解码石狮城乡文明建设高分答卷
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新上榜数量创历史新高!全国文明家庭实现零的突破!这张亮眼的城乡文明建设高分答卷,其背后隐藏着的,是石狮城市文明建设正在上演的深刻变革。以机制创新为驱动,屡创佳绩的石狮,城市文明仍在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与升级。
奖补:激活基层治理
“末梢神经”
“以前接送孩子时,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有没有地方停车。现在好了,有了便民停车场,再也不怕被电话催促挪车了。”近日,到鸿山镇中心幼儿园接送孩子的小蔡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鸿山中心幼儿园与东埔海防所之间的闲置空地,已经被伍堡村平整硬化建成便民公共停车场。而资金来源,靠的是“奖补”,“市里出一半,镇里出一半,我们只需要出力,就能为群众解决一个大问题,真是太好了。”村干部表示。
所谓“奖补”,是2022年起,石狮市探索实行的推动基层文明创建的工作机制。鼓励基层村(社区)解决好辖区内诸如道路破损、路灯不亮、排水不畅等影响群众生存生活质量的“关键小事”。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对纳入“奖补”的创建项目给予50%资金补助,同时要求镇(街道)配套剩余的50%,确保村(社区)“零负担”。
“奖补”机制的实施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实施奖补项目133个,投入资金达801.5万元,将文明创建的触角延伸至背街小巷的每一处毛细血管。灵秀镇塔前村信泰小区通过“奖补”项目的实施,解决环境脏乱、线缆乱拉、电动车无处停放等问题;湖滨街道金林社区、花园城社区完成沿街道路空调滴水治理;凤里街道华南社区完成对文明实践站的提升,并对农贸市场管道进行修复。
从几年实践看,“奖补”机制起到了多重功效。一是“补漏”,过去看起来问题不大,可管可不管的事有人管了;二是“补台”。过去责任拎不清“三不管”的事,也有人愿意管了,城市真正开始有了“细节”,市民幸福指数明显增强。
积分:构建文明行为
“价值坐标系”
“参加志愿服务,只是举手之劳,也是每个有余力的人该做的事。没想到还能够积分,而且积分还可以当钱花,我这个月的电动车充电都不要钱啦!”近日,湖滨街道长福社区一居民在领到电动车充电卡后高兴地说。该居民参加志愿服务的积分是通过“i石狮”小程序“文明实践”积分系统上申请的。他先后参加3次志愿服务,共积累90分,兑换到9元的充电额度。
积分的内容远不止是志愿服务,共涵盖“邻里服务、移风易俗、中心工作、表彰奖励”四大类20项,志愿服务只是“邻里服务”大类中的一个小类,其他如睦邻善行、婚事简办、不发“口灶份”等文明行为都可以申请积分。积分的使用也远不止是兑换电动车充电额度,还可用于超市、便利店购物,或到理发店、服装店消费,凡系统入驻商家,积分都可以直接当钱花。
文明实践积分制是石狮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又一积极探索。该机制于2023年起全市域试行,将群众践行文明行为的表现量化为积分,通过积分管理与正面激励挂钩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早在球探体育比分:,宝盖镇就在全镇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实践效果良好。市一级在推广宝盖镇做法的基础上,增加积分内容,扩大积分使用范围,并鼓励各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礼遇优待措施。如灵秀镇,对积分排名靠前的家庭,给予“适龄儿童就读镇级公办幼儿园”“免费参观世茂海丝馆”等特色奖励。
积分机制试行以来,市民文明行为渐渐被赋予一定的可量的价值尺度,有效引领城市文明风尚。截至2025年4月,全市已有逾8万市民累计获得超870万分文明实践积分,216家商户入驻系统,逐步形成覆盖衣食住行的文明生态圈。
结对:绘制融合发展
“同心圆”
作为全省首批“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县”,石狮坚持以“融合”的手段,着力突破城乡文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结对共建,便是有力有效的措施之一。
63个市直单位与村(社区)结对,174个文明单位与137个文明实践所站结对,编织起覆盖全市城乡的文明共建网络。通过“强带弱、城联乡”的融合模式,推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管理、活动等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实现城乡文明要素的有机重组。市委宣传部门整合“理论宣讲+”阵地资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各个阵地讲出特色、讲出亮点,如祥芝镇“海上船声筒”微宣讲、锦尚镇“锦小尚”等特色宣讲项目。2024年以来,“声动狮城”特色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集中宣讲报告19场次,开展“七进”多样化宣讲活动100余场次。打造“乡风文明润狮城”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工作品牌,举办“辉煌75载 筑梦新时代”广场文化艺术节、“福狮”文化节等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参与人数逾10万人次。石狮农商银行与鸿山镇举行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战略合作,授信鸿山镇乡村振兴项目20亿元,对下辖的11个村乡村振兴项目各授信1亿元,以金融赋能助力城乡融合向纵深发展。市文化部门在开展2024年石狮市非遗传承人才培训研修活动中,举办非遗展演20多场、灯谜展猜10余场。市图书馆加强总分馆体系建设,增加蚶江镇宋潮书店服务点等5个点位。流动图书车保持常态化运行,深入乡村等开展服务,2024年累计出车313次。团市委组织闽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坚持每周末前往宝盖镇郑厝村、坑东村和蚶江镇厝仔村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市人社部门建立镇级零工市场4个,开展人力资源招聘和相关培训活动,均聚焦于基层一线,累计服务企业近200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
通过结对共建,石狮有力推动城乡文明的要素“融合”,真正做到为民、惠民、利民,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图为第22届广场文化节
(记者 吴汉松 通讯员 高亚平 林舒馨 蔡兰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车组件2025-05-07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