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一大批“测评”平台和博主应运而生。他们打着专业、中立的标签,通过分析、比对商品质量和价格,给出购物建议。然而,这些基于博主个人体验的“测评”,真的靠谱吗?
某社交平台上,记者输出“测评”进行搜索,立即跳出来很多“测评”笔记。大到汽车、电脑,小到雪糕、发卡,所涉商品几乎无所不包。自费测评、真实测评、探店测评……博主们各显神通,通过各种各样的测评方式来体验商品,只为告诉网友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记者发现,不少“测评”笔记的点赞数已经破万,还有不少网友在弹幕中说“已跟着博主种草”。
市民肖女士喜欢网购,家里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是从网上淘的。自从有了“网络测评”后,她每次购物前都会先去社交平台搜一搜相关的“测评”笔记。肖女士说,她确实从“测评”笔记中淘到不少好物。“当然,也有踩雷的。”肖女士说,有一次她为了给孩子买玩具汽车,在翻阅多篇“测评”笔记后,最后买了某博主强烈“种草”的一款。没想到实物的质量很差,而且气味刺鼻,她只好丢掉。
在网友“糖糖”看来,“测评”笔记只能作为参考依据,不能全信。“毕竟只是博主的个人体验,而且每个人的体验感是不一样的。”网友“糖糖”说,在网上万物皆可测评,且很多东西都没有固定标准,消费依据不能完全依赖“测评”。
2021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通过互联网媒介,以竞价排名、新闻报道、经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或者附加购物链接的其他形式推销商品、服务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业内人士表示,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等相关平台应做好引导,不能仅着眼于流量、充当测评行业的“保护伞”。对于注册的测评账号,要加强备案管理和作品上架审核,发现推广营销、贬损对手等行为后,应立即屏蔽违规违法信息,以保障消费者不被误导。
消费者对于“直播购物”“网红带货”,要谨慎选择网络平台和购物渠道,切勿盲目相信“测评”笔记,低于市场同类商品价格过多的,应谨慎选择购买。同时要注意查看商品质量参数及保质期,避免商家“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如果是贵重商品,从拆开包装到使用最好都录制视频,以便维权之用。
(记者 郑秋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