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情人节刚过,中国“元宵节”又来了。不过,这些节日“结伴”而来,对于一些依然是“单身族”的人来说,看着别人成双成对的,心理压力只增不减,回到家中,父母亲或许又会为找对象的事情“唠叨”他们几句。而这样的现象在今年显得十分明显,“逼婚”一词也随即走红。前不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布的逼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超过7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岁-35岁青年压力最大,农村地区又比城市严重。而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石狮的“被逼族”也不少。
“被逼族”的过年经历
正月初十,小荷便从江西老家返回石狮了。因为一起租住的同事还没来,三室一厅的租房内显得空荡荡的。不过,小荷觉得自己的心终于可以静一静了。
“过年几天,几乎天天都会被问及找对象的事情,家人和亲戚还带着我去相亲,赶场似的,让人觉得很累,真有种逼婚的感觉。”小荷说,她原计划是过完元宵节再回石狮的,但为摆脱一场接一场的相亲还有亲友们的“关心”,便提前返回石狮了。
提及自己的“找对象”的事情,小荷有些无奈。她告诉记者,她今年30岁了。在家人和亲友眼中,正是找对象的一道坎,说是“现不嫁人以后就嫁不出去了”。其实,人们不说,她自己也明白这点。但她觉得,找对象的事情急也急不来,随便找个人“拼个家”也不是个事儿。据其介绍,她身边就有朋友顶不住家人的压力找个男的“闪婚”了,但结婚没多久因性格不合,不到一年就离婚了。所以她认为,不管经济条件如何,至少得找个性格合得来,有点共同话题的人,否则没多久又离婚了不是更糟?
篮球比分直播:期间,小荷被家人或亲友带着,先后参加了四场相亲,那四个男的,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是在老家当菜农,另外三个也是在外地务工的。他们年龄也都三十出头。相亲时,她与对方聊了几句,感觉对方不是太木讷就是太轻浮,双方没什么共同语言。
和小荷一样,小蔡也自称是一个“被逼族”。31岁的她在过年期间,亲朋好友来家中串门时,看到她便会问对象的事情,她都是以“正在相处中”来应付,然后再转移话题。因为根据往年的经验,如果回应“还没有对象”,亲朋好友又会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不过面对父母亲的刨根问底,她只能“坦白”。虽然父母没说什么,但她能感觉到父母的焦急。果然,母亲在正月初三便念叨说“谁家的孩子听说也回家过年了”,并旁敲侧击地问她要不要去看看。拗不过母亲的好意,她去相亲了两次,但和往年一样,也没什么结果。小蔡说,前些天她看到一条新闻,说是一个男的租女友回家过年,结果“假戏真做”。虽然有些怀疑这种消息的真实性,不过,小蔡开玩笑说,以后真可以考虑“租男友”或者“出租自己”给人当女友,说不定缘分来了也会“弄假成真”。
超四成人遭遇“逼婚”
过年期间遭遇“逼婚”的显然并非少数。前段时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发布《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甚至有3%的青年,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被父母逼婚了。记者注意到,其中提及“福建被逼婚子女经常与父母发生正面冲突,引发家庭矛盾”。这样的“逼婚调查报告”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那么,石狮究竟有多少人过年期间也遭遇“逼婚”呢?就此问题,记者特意在微信上做了一次投票调查,共有130人参与了投票。这些参与者有石狮本地的,也有外来人员。投票结果显示,有57人“被逼婚了”,占参与人数的44%;有30人表示“没有”被逼婚,占参与人数的23%,其他人或因“非单身”等原因而选择“其他”。
“每年回家过年时都要被逼几次,都有些习惯了。”网友“星神灿烂”表示,从他二十七八岁开始,家人便开始关注他找对象的事情,除了过年的时候,平时电话中也会过问几句。今年他32岁了,家人逼得更紧了。过年期间,母亲和几个姐姐都轮番上阵,对他进行“说教开导”,并给他定了“死任务”,说是2016年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任务。这让他觉得自己压力很大,也不知道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在调查中,多位网友对于“逼婚”现象表示无奈。网友“AIR”表示,她在25岁时,父母亲开始关注她找对象的事情了,似乎怕她嫁不出去。当时,她觉得父母的想法有些“杞人忧天”。27岁时自己才有些心急,谁知却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恋爱。所以现在对于找对象的事情变淡了许多,父母的“逼婚”力度却比以前更大了。她为此和家人争吵过。而据其介绍,她身边的同龄朋友中,有不少依然是独身,也同样是“被逼族”。
找个对象究竟有多难?
对于“逼婚”现象,许多已婚者表示不解:找个对象真有那么难吗?在这方面,不是当事人或许不知道当事人的无奈。在采访中,聊及依然单身的原因,“被逼族”似乎各有各的苦衷。
网友“星神灿烂”告诉记者,他有过两次恋爱经历,一次不到一年就谈崩了,主要原因是双方合不来,另一次则谈得比较久,有两年多,双方准备谈婚论嫁了,但因为对方家庭的原因不得不分手。有过这样的经历后,他说自己对于感情上的事似乎有些麻木了,有几次参加相亲活动,虽然也有遇到聊得来的,但在情感上却擦不出火花。
而对于自己未找对象,小荷则认为主要是自己“朋友圈太小”。她说自己在一家小公司上班,经常照面的就五、六个同事,其中还有三个是女同事,而男同事则是年龄比她大许多的。因为工作的原因,她的生活范围就是在宿舍、公司“两点一线”。在一些朋友的建议下,她也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比如老乡聚会什么的。也曾遇到过喜欢自己的异性,可惜和对方在一起,她实在没什么“感觉”,只好作罢。
从一些“被逼族”介绍的情况来看,他们有的年龄并不大,有的二十五六岁就有家人开始关注他们找对象的事情了。而对于来自家人亲友的“逼婚”,有的表示“压力很大”,有的表示“十分厌烦”,甚至因此而与家人有过争吵;有的则表示“能躲就躲”。
对于“被逼族”过年如何应对家人的唠叨,有许多网友在网上“支招”,有建议“租个男友或女友回家”的,也有建议“假装正在恋爱中”以搪塞家人亲友的。但对于各种各样的“支招”,石狮的一些“被逼族”认为不可取,因为是否有对象并不容易隐瞒,如果找个来临时“凑合”也不一定靠谱,再说也不易找到合适的。
“逼”与“被逼”,都要多份理解
在对“逼婚”现象进行采访中,记者也与一些家长进行了交流。蚶江的林先生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眼看就要三十岁了,他心里也开始有些焦虑。过年期间,他还让村里的一个媒婆帮忙给女儿介绍过对象,但女儿回来就说了一句“没感觉”。他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找对象会那么难。他说,会不会是常“玩手机”的结果?“现在大家都玩手机,手机上聊来聊去怎么容易聊出感觉来呢?应该多走出去,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这样机会才会多些。”
因为“找对象”的问题,不少“被逼族”有过与家长争吵的经历。市民邱先生告诉记者,他姐姐也算是一个“剩女”,过年时父母亲免不了又因为找对象的事情“唠叨”了几句,姐姐可能厌烦了,有几天时间都不爱和家人说话。在他看来,父母亲过问子女的婚姻问题也是一种爱的体现,毕竟长辈们是“过来人”,有自己的一些人生体会,只是年轻人不容易理解这种爱。
邱先生的观念道出不少家长的心声。在走访中,记者注意到,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只有子女成家立业了,他们才放心一些。另一方面,可能是近年来“剩男剩女”现象比较明显,人们对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的担忧也越来越强烈,所以“逼婚”现象也逐渐多了。而事实上,在长辈们看来,过问晚辈的婚姻问题并非一种“逼迫”,而是一种关爱。所以在采访中,不少市民也希望“被逼族”能体谅家人亲友的“逼婚”,多换位思考。另一方面,有关人士也建议长辈们,对于子女的婚姻问题也应多些宽容,少些责问。(记者林春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珍稀 “访客” 西黄鹡鸰现身 篮球比分直播:鸟类家族2025-04-1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