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盛传有一种“江湖”,叫做家长微信群,这个原本只是用来方便家校沟通的好平台,却渐渐变了味,“点赞党”、“晒娃党”、“广告党”频频出现,让不少家长直呼:“又爱又恨!”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初衷:方便家校交流的平台
今年秋季,网友“微笑”的女儿成为了一年级新生,不同以往,如今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方式不再局限于家长会、家访等传统形式,一开学,她就被拉进一个微信群,群成员有女儿的班主任以及班里的所有学生家长。记者了解到,在家长微信群里,老师可以发布通知、作业,甚至是孩子在校生活照片,并及时获得家长反馈,这样的方式很受家长欢迎。网友“微笑”告诉记者:“这个群里聊天内容大多是班主任通知为主,女儿刚上小学,我有点担心她适应不了,这样可以和老师还有其他家长多沟通,挺不错的。”
相比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微信群则更加“火热”一些,“明天有XX活动,小朋友们要带以下东西……”家长会、亲子运动会、游园会等各种通知都是通过微信群发布的,“如果你没有微信,不仅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动态,你也可能会错过很多重要通知。”网友“宝宝妈”说。大多数家长表示,这样的家校互动方式特别方便。
变味:晒娃拉票广告啥都有
在建群之初,家长们都还不熟悉,说的话不多,可到大家熟络后,开始不时地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接着拉票、点赞、晒娃等各式各样无关紧要的内容不时出现,频遭不少家长吐槽、抱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年轻家长的微信、QQ中,至少有两个家长群,以妈妈加入为主,多的则一个妈五六个群。网友“宝宝妈”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QQ群有2个,微信群有4个,”她说,“有的是专门用来发布通知的群,有的是孩子好朋友的家长群,每天都有几百条消息。”原来,家长群还分“级别”的,不只有“官方”的,包括全班家长和老师的,也有小部分家长自建的群,或是为了某个活动临时搭建的,或是玩得好的几个孩子家长之间的小圈子。
如此一来,家长加入了这么多的群,每天信息量就爆炸了。“我上班正忙着,手机在那不停地响,打开一看,却是家长要求帮忙投票的消息!”网友“柚子”抱怨道,微信群里的家长时不时就来个拉票、广告,又是求转发又是拉票,“不刷一下又怕错过什么通知。”还有的家长会晒孩子的奖状、成绩,无形之中就开启了“攀比模式”,这也是很多家长不喜欢的现象。
对于老师来说,设家长微信群的方便之外也有点烦恼。在我市一小学教书的李老师表示,有了微信之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很是关心,有时会不分时间地给老师发微信询问孩子在校情况,工作之余还要与家长私聊、群聊,她表示这样的沟通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
沟通:面对面比群聊更好
如此的家长微信群是把“双刃剑”,对成员们来说有暖心事,也有烦心事。为了避免造成不良情况,如今不少老师或者家长会带头在群里设下公约。网友小刘的家长微信群中就有这样的规定:群里只发通知不可聊天,更不可发广告,若是要聊天讨论则私下再设一个聊天群,违者要在群里发一个红包。这样的规定获得该班级所有家长的赞同,“晒娃、联谊、与教师互动要恰到好处,大家都希望家长们的社交圈不会影响孩子交往。”小刘说。
但是,再强大的网络平台都不如面对面与老师沟通来得有效,我市一幼儿园洪老师表示,“不能把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希望都寄托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因为面对面沟通有肢体语言、真诚的目光和微笑,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这是微信不能取代的。”
(记者胡丹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