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
参与具体修复工作的
经典影片《神女》4K版
在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经典单元
(Berlinale Classics)
首次亮相
《神女》是中国无声电影的巅峰之作,此次4K版的世界首映恰逢该片主演、传奇影星阮玲玉逝世9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展示了中国电影修复技术的进步,也标志着安溪电影修复基地作为重要文化项目的成功突破。
无声经典,数字匠心焕新生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库副主任左英。他告诉记者,此次《神女》修复项目成功的前提,是安溪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共建的安溪数字资源中心,打造中外影片数字备份库和全球前三的电影数字化修复基地,为珍贵胶片的数字备份提供了最适宜的保存与修复环境。
《神女》的修复过程更得益于安溪修复基地修复师与北京高科技团队、专家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这项前所未有的修复任务,影片的画质和细节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世界级的修复标准。
“这次修复,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将高新科技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与北京团队协同攻克画面模糊、细节还原等难题,最大程度还原影片的原始画面,使《神女》这部历经岁月洗礼的经典影片焕然一新,为观众带来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左英如是说。《神女》的柏林之旅见证了中国电影修复技术的迭代更新,也是安溪以数字匠心书写的新时代文化答卷。如今,《神女》修复工作虽已圆满完成,但修复师们的工作仍在继续。
机房里,面对来自上个世纪的电影画面,修复师们左手频繁敲击按键,通过对比前后帧纠出问题;右手则不停拖动鼠标,通过框选画面瑕疵解决问题。
由于年代久远、未得到及时妥善保存等原因,电影胶片往往存在着大面积霉斑、污损、划痕、扭曲、破损乃至缺失等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借助数字修复技术“修旧如旧”,使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遗产恢复如初。即便如今有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这份工作的复杂程度仍然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
为此,过去一年里,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调整升级修复团队,组建了由北京专家指导的专业电影修复团队,每人每日能修复2000帧左右,平均一周可完成1本素材的修复工作。
2024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共完成29部影片修复任务,其中4K影片10部,全年修复总量达283万帧,并参与“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
走向世界,打响安溪文化名片
随着电影《神女》修复成果获得国际认可,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成为安溪县文化发展又一张新名片,“电影修复在安溪”品牌愈来愈响亮。新时代下,这张名片“活”起来既需匠心传承,又要构筑产业发展链条。
自成立以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以数字资源中心为核心,构建“电影修复+文旅融合”生态体系,推动文创产品销售、学术交流与公众体验等多维发展,让来馆的人有得看、有得玩、有感悟,延伸产业价值链。
2024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共接待国内外考察团255批次5640人次来馆参观考察,涵盖国内外学术机构、高校师生及行业专家,参观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1%。
《劳工之爱情》的卫衣、盲盒和趣贴,与周家剪纸非遗工艺合作开发电影《铁扇公主》IP的“芭蕉扇”黄铜书签……为了丰富“电影修复+文旅融合”的内容,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巧妙融合经典电影文化元素和现代创意设计,推出各种具有纪念意义和趣味性的文创产品。
“这些文化内涵丰富且具纪念意义的老电影文创产品,已成为不少游客的‘心头好’,尤其是那些既具实用性又能传递电影文化的产品,销量十分可观。”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工作人员王瑶说道。
市场反馈热烈,也让电影文创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2024年,中国电影资料馆还成立官方文创品牌“影资文创”,旨在聚合资源,深耕电影文化土壤,设计出更多“出圈”的文创产品,为电影爱好者和文化迷提供特色体验。
据悉,系列电影文创产品在北京、苏州的艺术影院,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及线上App“中国电影资料馆”商城同步售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还建设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这是全国第二家专业的艺术影院。建成后,每周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影片展映,计划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影片修复展映或相关艺术影片展映活动,扩大安溪电影修复的影响力。据悉,艺术影院正在修建中,将尽快面向观众开放。
为参观人员讲解数字电影左英表示,未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将继续深化电影修复事业,推动更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致力于创建集电影修复、展示、体验、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打响“电影修复在安溪”品牌,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记者:吴明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