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朋友陈先生家中赴家宴,菜还只上了2道,他家的孩子看着眼馋,已经想开吃了,朋友制止了孩子,并适时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这样的文明家教儒雅家风值得倡导。
餐桌之礼
朋友教育孩子说:“自古,中国人便十分重视餐桌礼仪,中国人的餐桌礼仪体现在礼、孝、德、让、教。讲宾客长幼之礼,尊敬长者的孝道,饮食谦让有度且不浪费粮食,像你这样,菜没上齐,客人没上桌就想吃,就是不懂礼仪。”
朋友认为在餐桌上家庭长者可以对晚辈进行礼仪教育。
“记得小时候,如果我吃饭只用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放在桌子下面,你爷爷就会批评我。”朋友对孩子说。
对于现在的不少孩子有时候吃饭都忍不住玩手机或是一只手放在桌子下面,陈先生认为这样的仪态是不妥当的。他表示有教导孩子的必要。
“其实,懂不懂礼仪、会不会礼仪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双手如何摆放……这些礼仪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更是‘为他人着想’。试想,和你同一桌的家人或是朋友,当看到你不懂礼仪,他们的感受如何?”对于如今社会中存在着“子女大家宠、礼仪不在乎”的现象,一同到朋友家赴宴的年已古稀的市民黄老先生表示,在许多社交场合中,大家较认可有礼仪、教养的人。
叩门之礼
“哎,我经常在休息的时候一听到急促的叩门声便十分紧张。”席间,市民林先生表示。提及“那些被人们忘却”的礼仪,林先生说,如今大多数人对于这项礼仪实在不重视。
对于叩门之礼,林先生认为:敲门时应先轻敲一下,再连敲两下为好,待主人有反应即可。若是短而促、且多次的敲门声,则表示“报丧”。
“在咱们中国人的传统里,教养更是礼仪。很多传统老规矩值得现代人学习。”市民王先生表示。“一次我在办公的时候,一位职员恰有急事,于是便来到我的办公室门口,十分急促地敲了办公室的门,既影响了他人办公,同时更是不文明的体现。”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是一种信息的传达,或许身为当事人的我们并不在意,但这样的行为一方面体现一个人的内涵,另一方面传达出外在素养。
(记者王文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深读丨实验室里“长”出产业集群2025-08-2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