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还言犹在耳,同龄人“抛弃”你也没过多久,“隐形贫困人口”这个词火了。根据网络定义,隐形贫困人口是指“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在一篇文章中形象地描绘了“隐形贫困人口”的画像:“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总之,朋友圈光鲜靓丽,口袋空空如也,‘吃土’是常态,在精致道路上拿出十八般武艺、拼尽全力。”
身边一位50后的长辈学者,对年轻人自称“隐形贫困人口”很是不屑。在他看来,物质生活好了,年轻人都是蜜罐中长大,身在福中不知福,还养了一身矫情的本领。他说,他们那一辈人的成长岁月里,物质短缺、缺衣少食,饥饿是家常便饭,现在年轻人所能享受到的丰富和便捷的物质生活,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人从来都不敢想的事。怎么现在的年轻人,明明吃好喝好玩好的,却动不动认为自己“贫困”?如果真的“贫困”,为何在消费上又如此大手大脚?
长辈的质疑,纵然有代际隔阂的因素,却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怎么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自称“贫困”的人却越来越多了?主要原因在于,老一辈与年轻人对于“贫困”的认定和感知是不一样的。在老一辈那里,贫困更多意味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无法满足,但在新一代年轻人这里,贫困不仅仅意味着有吃有喝,还意味着吃好喝好,甚至更多。那么,年轻人的贫困阈值,是如何不断提高的?
这里不得不着重强调的是,高度发达的信息资讯对年轻人观念的影响。我们早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一方面大众媒体榫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塑造着人们的认知,文化学者南帆指出,现代社会的标志是我们被抛入了大众传媒组织起来的社会,大众传媒就是我们的文化感官;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兴起,也让人无时无刻不被手机的各种信息推送、点赞、评论包围。在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资讯中,有太多的“成功故事”“创业传奇”,更有让人眼花缭乱、堪称高端奢华的生活场景。
这些东西不仅鼓动着人们的欲望,同时也给许多人带来了现实对比的失落感。其结果就是知名作家韩少功所说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足够根据,来发现自己的贫困”。跟胡玮炜相比,年薪30万的码农是贫困的;跟北京三环有一套房的人相比,三线城市有一套房的人是贫困的……“人们从现代文化工业那里获取了太多的感受能力及其知识装备,也从文化工业那里接受了太多有关人类幸福的神话,于是特别容易产生自我感觉的模拟演习,直至在心理上自伤”。
也即,许多年轻人自嘲“隐形贫困”,倒不见得他们是真的贫困,他们的“贫困感”有可能是来自于传媒时代的文本感染和广告后遗症,来自于与幸福神话的对照和攀比。这其实是一种矫情,是不断夸大的心理自伤。因此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的文章最后写道:“与这些有着强大消费能力的人群比起来,那些在都市中真正‘花不起钱’‘不敢花钱’的人群,才更像真正的‘隐形贫困人口’……或许,他们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曾于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