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锦明
港股近来步入蓝筹股业绩密集发布期,多数投资者的目光都被像“大笨象”汇丰、新世界发展、友邦等这类重磅大蓝筹所吸引,事关其业绩的好坏以及紧随其后外资大行针对其业绩发表的研究报告、公司股价在业绩后的波动等,都将对港股后市走势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新股骏杰集团于星期三在香港创业板创了一个纪录,刚刚风光上市便遭到香港证监会指令港交所对其采取停牌措施。从挂牌到停牌仅有半日,这也是港股市场有史以来的首例,听听也是醉了。
香港联交所在当天发布的通告称,依据香港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 规则之条例第8(1)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应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之指令,于2017年2月22日下午一时正起,停止骏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证券代号:8188) 股份之买卖。公司方面的最新回应称,获香港证监会知会,因在上市当日早盘时段的活动及股份价格大幅上升,香港证监会认为其股份交易中“似乎没有一个公开市场”。
无论是香港联交所提及的“证券及期货条例第8(1)条”,还是公司声明中所引用的香港证监会有关“公开市场”的提法,其核心指向实际上就是为维护投资者或公众利益,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招股章程等文件中存在虚假、不完整或具误导性数据,以及认为有违有秩序和公平市场等行为进行监管。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就在骏杰集团上市之前,香港证监会已经接连叫停3只创业板新股的上市,其原因都是涉嫌涉及未能满足香港创业板上市规则第11.23条的要求条件,即新股“必须有一个公开市场”的规定——由公众人士持有股份市值必须最少为3000万港元;及最少有100个“街外人”持有;而上市时由公众人士持有的股份中,持股量最高的前三名公众股东拥有实际权益的比例不得超过50%;同时,要求公司预期在上市时的市值不得低于1亿港元。
香港证监会在近日还明确表示,留意到有一批“投资者”多次在表面看互无关联的创业板首次公开招股中成为首要承配人。对此,有市场人士指出,这些所谓“人头”可能根本就是代持的人名,实际并没有持有股份,且多数情况下会令公司持股出现一致行动人的情况,由此形成“虚假市场”,大股东或庄家便可借此轻易将操纵股价。
例如:一家以全配售上市的香港创板公司股份,按现有的监管要求最少有100个投资者就可以上市,但是如果是上市公司通过亲戚朋友甚至投行凑够人数,就可能出现前述的“代持”情况,令8至9成的股份集中在前十大投资者手里,余下的90多人可能只持有公司一成或以下股份。这与香港证监会要求的“公开市场”显然相悖。
香港创业板自1999年开板,当时被业界成为“亚洲的纳斯达克”,港交所将其定位为主板市场以外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新的股票市场,与主板市场具有同等的地位。不过,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发展,外界对香港创业板的评价却不像其定位的那么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香港创业板并没有越来越接近“亚洲的纳斯达克”的目标,其自身的弊病正在逐步显现。更有香港媒体将香港创业板痼疾归纳总结为“四大毒瘤”,排在首位的就是股权过于集中,其后依次为成交不活跃、股价暴涨暴跌、有“啤壳”嫌疑(所谓“啤壳”,意指将壳资源的价格炒高后再易手卖壳套利,不少创业板新股上市只为“卖壳”疯赚一笔,其集资并非为拓展业务)。近几年来,香港创业板市场上“神股”频现,上市首日股价翻倍甚至翻十几倍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骏杰集团上市仅半天,但股价就被炒高了5倍!
针对香港创业板暴露的问题,监管层也有决心进行改革。在去年底结束的由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联合进行、以“提高香港市场素质、效率及透明度”为目标的上市架构市场咨询,市场对此反响强烈,合共收到过千份来自业界的意见书,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正考虑及分析市场意见。
正如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所言,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出现的股价大幅波动及股权过度集中等问题早已非一朝一夕,港交所当年建立创业板的原意是好的,但如果让这类问题持续就会大大影响市场信心,还将影响到香港市场的集资功能。
截至目前,虽然香港证监会、香港联交所暂时未就骏杰集团被停牌予以评论,但是出于维护投资者或公众利益及市场公平,及时对有问题或疑似有问题上市公司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本身就值得点赞,显示香港监管机构治理市场乱象的决心,其经验值得内地市场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