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抢了微信红包为啥不敢花(微经济·小故事 大视野)
吴 丹
自从用上智能手机后,爸妈便成了“低头族”:朋友圈江湖打理得有声有色,群聊、抢红包更是玩得爱不释手。可这抢来的红包,却成了爸妈“甜蜜的烦恼”。
原来,因为担心一不小心按错某个按钮,或是辨别不出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而造成钱财损失,爸妈一直不敢将银行卡与购物、打车等软件进行绑定,这抢来的红包只能是沉睡在网络账户里。为了帮他们“套现”微信红包,我想了一个招儿:让爸妈给我发红包,我再给他们真金白银。
其实,平日里,看我能一部手机走遍全城、吃喝玩乐结账无忧时,爸妈很是羡慕。可考虑再三,他们仍不打算开通移动支付。为啥?
答案很简单——便捷和风险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安全无法保证时,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便捷。
移动支付虽好,但只有步步小心,才能保护真金。第一步,信息泄露的风险不好防。我曾试着教长辈用手机来缴水电费,以省去出门排队的烦恼,虽然我一再强调各种密码必须区分开来,但长辈一句“分不清也记不住”,仍坚持一个密码走遍天下。一旦泄露,全军覆没。
第二,投资风险在不断升级。以往,给骗子转账得跑银行柜台或ATM办理,出门、填表、排队等一系列环节下,或许还有识破骗局的空间;如今,手机轻点或是扫下二维码,不容人细想,钱便嗖地汇入了骗子账户。在钓鱼网站和电信诈骗还比较猖狂的当下,中老年人对移动支付更多的是望而却步。
第三,互联网推销时代,中老年人更易成为“唐僧肉”。传统的电视购物、上门推销升级为如今的鸡汤文暗藏诈骗广告、养生帖植入假药、朋友圈代购实为假货,中老年人辨识能力相对较弱,支付便捷了,反而容易掉入诸多消费陷阱。
支付一闪念,风险一瞬间。中老年人害怕支付风险,本质上还是受制于互联网环境乱象丛生。涤荡环境无法速成时,不妨考虑给中老年人选择有指纹识别模块的手机,代替难记的数字密码,减少密码泄露风险。至于应对投资和购物风险,亦可以开发“代付”等类似功能,增设子女验证环节,将涉及支付的功能与子女账号绑定。如此这般,支付流程虽然繁琐了,但多一方判断,风险或许也能小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