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国、英国都不遗余力
改善产业空心化的困局、吸引海外实体经济企业回流国内的工作不仅是美国在做。
“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号称以结构性改革为根本目的,对经过认定的创业、创新型企业提供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日本《东洋商业周刊》称,日本政府尤其注重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扶持,以增强市场经济竞争活力,带动社会创业,日本政府的战略目标是在近5—10年内,将创业率从目前的5%提高到10%,形成“全民创业”热潮。与此同时,日本将人工智能、物流网等作为拉动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加大支持企业应用尖端技术的财政投入。2015年,日本政府出台《机器人新战略》,宣称要推进制造业应用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三菱、日立、丰田等大企业先后组建或加入了日本的“机器人促进会”和“物流网升级制造模式工会”。在政府的激励下,原先对生产进一步数字化持消极态度的日本企业正在改变观念,开始利用新技术寻求更高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对于日本而言,提振制造业这样的实体经济的“最大死敌”是人口问题。不过按照日本企业界的“长远盘算”,如果智能化机器人能够在老龄化威胁工业产能基础前得到应用,日本的劳动人口减少反而能够形成新的成本优势。
在德国,各地政府部门把企业留在当地当做“重中之重”。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对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条款,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现在,中小企业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税收。在各地开设工厂时,当地政府会给予地产的优惠使用权,甚至可免费使用一些荒地以增加当地就业。银行也给予企业贴息贷款。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鼓励了企业无需去具有工资成本优势的国家设厂,可以在德国利用网络化减少生产成本。罗多夫表示,一些在国外设厂的德国企业近年来纷纷回流,有企业家甚至表示,现在,在德国生产的成本已经接近中国。
近20年来,英国一直被外界认为走在去实体经济化的发展道路。从捷豹路虎这样的老资格英国汽车品牌,到英格兰以及威尔士等地的钢铁厂,英国人或卖或关。这样的做法不免让人感觉,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英国人已经没有兴趣了。
这并非是全部事实。英国前财政大臣奥斯本和央行行长大力推进英格兰北方经济增长区计划,英国政府希望通过贯穿英格兰中南部的二号高速铁路项目和横穿英格兰北部的跨奔宁山铁路电气化改造,能够带动地区制造业经济的发展。“脱欧”公投后,英国制造业协会和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即发布报告,显示英国制造企业平均信心指数从6.37降至5.24。英国制造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李·霍普利当时就提出警告,“脱欧公投已经危及了制造业的复苏”。特雷莎·梅新政府依然维持前政府振兴北方经济带动制造业的政策不变,同时决定派遣大规模贸易代表团前往中国、印度、美国和英联邦国家,向全世界推销英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