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厝成危房 一拆了之? 修缮后再利用 造福村民!
“保护好壁画,讲好背后的故事,让壁画成为民宿的吸引点。”这段时间,永春县仙夹镇东里村第一书记颜华东与村支部书记郑明辉等村两委成员,时不时到村里的危旧古厝走访调查,与村民们交流古厝保护发展利用问题。
据统计,东里村现保存有50多座古民居,在此次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中,有部分被鉴定为危房。“尽管是危房,但若加以保护、利用,危旧古厝也能大有作为。”说干就干,如今村两委已发动村民,探索起农旅结合振兴乡村的路子。
工人正在修缮古大厝
小山村古厝多 闲置成为危房
东里村与南安市、安溪县接壤,海拔600米—900米,总人口2085人。村里产业单一,以农业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大部分青年劳动力外出,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
据村干部介绍,村里年轻人外出谋生的现象古已有之。自明朝起,许多村民追随郑成功出征收复台湾,之后陆续有村民到东南亚一带谋生,目前全村有旅外侨亲5000多人。因而,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有着浓厚的华侨文化,保留着多座带有南洋风格的老旧建筑。“有很多闽南风格的老厝,也有不少番仔楼。”
站在东里村村道上,环顾四周,一座座大气、精美的古厝坐落其间,述说着昔日繁华。“外观看起来不错,但里面很多建筑构件都坏了。”颜华东指着眼前的古大厝惋惜地说,许多住宅闲置无人居住,缺乏日常护理,导致漏水或被虫蛀蚀成为危房。
村里保留着多座带有南洋风格的老宅
结合排查整治 开展保护利用
“这些古厝较有价值,但产权众多,存在安全隐患,将何去何从?”颜华东为此主持召开村两委会议,直奔古厝去向的难题。经过几天的调研,大家意见统一了,一致支持结合大排查大整治的契机加以保护利用,安排专人整理古厝文化,流转六座大古厝,研究修缮方案,并决定向上级申请相关资金。
目前,有两栋古大厝的修缮工作已经展开。记者在一座名为“植美堂”的古厝中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内外墙装修,屋内部分被白蚁蛀蚀的柱子已被替换。据介绍,“植美堂”将建成名人油画工作室,另一栋将布置成农耕文化展示馆。
“目前流转的6栋古大厝,有的计划用来作为文化展示场所,有的用来改造成民宿。”郑明辉介绍,经过村两委会议明确,他们将结合村情,科学发展产业,走农旅结合振兴乡村的路子。
东里村现保存有50多座古民居
支持统一规划 村民积极参与
在东里村众多古大厝中,位于村子中部,建于上世纪40年代、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的“永泰堂”,由于一直有人居住,算是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了。
“这栋房子是我的伯公和爷爷一起建的。”“永泰堂”第三代户主、今年53岁的郑若扬介绍,他的伯公和爷爷于上世纪初到菲律宾谋生,在别人的布行打工了18年后,创建了自己的布行——永泰布庄。兄弟两人赚到钱后,于1940年左右在家乡建“永泰堂”。
这次村里组织考察古厝,准备对老旧古厝进行流转利用,郑若扬得知后主动表示愿意将“永泰堂”交给村里统一规划利用。“我们家住不了那么多房子,主厅可拿来给村里统一规划安排,我们住偏厅就可以。”
“其他十余座保存较好的古大厝,村里还在与户主商谈中。有的村民还将古大厝免费提供给村里使用。”仙夹镇副镇长姚德纯介绍,危旧古大厝并不是一拆了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它们进行修缮保护,并加以利用产生经济价值,这样有价值的古大厝就能够得以很好地保护下来,而且还能够给村里增加村财,村民们也有收益,可谓是一举多得。(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叶国强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年底医保卡里的钱会清零?真相来了→2024-12-3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