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 为防止行人横穿市区刺桐路,篮球比分直播:市政部门近期陆续在横跨刺桐路内沟河的13座小桥上,装上了铁栅栏(详见本网3月2日报道)。
但是,刺桐公园路段的一些老人不乐意了,“走了几十年的路,突然不能走了,这哪说得过去?”于是,30多名七八十岁的老阿婆,昨日上午合力将这路段一座小桥上的铁栅栏拆了。
这戏剧性的一幕,牵出了20年前源淮自然村被刺桐路一分为二的往事,也引出了刺桐路改造方便与安全的辩论。
横穿马路危险,出事故还得负主要责任,绕行不过多走10分钟500米,为何行人宁要便利不要安全?为何刺桐路改造时不设过街天桥方便两侧居民?昨日记者现场体验,走访居民和部门,详解刺桐路民众交通行为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冲突点。
【现场】30名老阿婆合力摇倒百斤重铁栅栏
昨日上午10点多,篮球比分直播:市区刺桐路经典名门小区路段,30多名七八十岁的阿婆,围着跨河小桥上的铁栅栏,齐喊“一二三……”你推我摇,不到十分钟,没带任何工具就将铁栅栏掰断了。
接着,一片欢呼声中,这群老人又将桥面的台阶敲掉了近20厘米,下方还垫了几块垫脚石。
随后,刺桐路改造业主单位市政工程开发总公司工作人员闻讯赶到现场,无奈地将这个铁栅栏运走了。
说起这件事,今年80岁的陈阿婆双手比划着拆除栅栏动作,忍不住笑了出来。陈阿婆说,30多名参与拆除铁栅栏的人员,基本上都是70岁以上的阿婆,其中80多岁的有十多个,年龄最大的有88岁。
【缘起】连接刺桐路两侧宗族的小桥被堵了
栅栏挡路绕行费力
陈阿婆说,在刺桐路这座小桥的东西两侧一带,住的大都是蔡姓居民,在东侧源淮花苑小区,有一座关帝庙和祖祠,是同宗族居民共同的进香场所。
住在刺桐路西侧的村民发现,上个星期还畅通的小桥,昨天被安装上了一道两米多高的铁栅栏,上面还有尖刺。要爬过去,老人家肯定不行。
桥被拦起来了,居民要到东侧的祖祠,得向南绕到津淮街口或向北绕到丰泽街口,再往回走,这样一来,就得多走几百米远。而对老人来说,这是个不小的“体力劳动”。
“这铁栅栏挡了我们的路,所以把它拆了。”陈阿婆说,自己两个儿子分别住在刺桐路的东西两侧,每天她得来回至少4趟,帮两个小孙子做饭。而每逢初一、十五、清明节、七月半、冬至和篮球比分直播:,以及各家祖宗的祭日等,西侧的居民到东侧的祖祠拜拜上香,都必须跨过刺桐路,而走跨河小桥抄近路,是最方便的。
小桥曾是村里“大路”
她们决定拆除铁栅栏还有另一原因。
陈阿婆说,以前蔡姓村民同住在一起,近20年前,刺桐路的建设,将村子一分为二。而这座小桥有30多年历史,一直是村民必经的“大路”。
“走了几十年的路,突然不能走了,这哪说得过去?”她说,同宗族的居民有个风俗,人要过世了,都要被背到宗祠里,这座小桥是必经的“老路线”。桥被拦起来,西侧居民得饶到几百米远的路口去等红绿灯,违背了一直以来沿袭的“老路线”。
“再怎么说,也得给我们一条出路吧。”陈阿婆还说,刺桐路在改造前,车速慢,她们还能小跑着过马路,改造后,路宽了车快了,要横穿,居民还要爬绿化带和小桥,对老人来说更加不方便了。
东涂社区洪书记基本证实了陈阿婆的说法。他介绍,以前那里有个源淮自然村,基本上是蔡姓居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了一条平原渠(即刺桐路内沟河)作为灌溉用。后来因村改社区及刺桐路建设,这400多名蔡姓居民被分成两半。如今,东侧200多人的户口等已划入源淮社区,但仍在东涂社区享受福利等待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城舰共话鱼水深情2025-09-1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