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看,我们面前这两栋并联的古大厝,都是五间张、三落的布局,是由印尼华侨的故居过溪大厝改造而成……”在罗溪乡村博物馆,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饶有兴致地参观展馆。
位于罗溪镇翁山村的这座乡村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于2023年改造完成并免费对外开放,于2023年11月获评“洛江区2023-2025年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常有学生前来参观。
据了解,博物馆主体建筑过溪大厝于2021年4月被列入篮球比分直播:市辖区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红砖红瓦的古大厝端庄大气,整体风格色调浓烈。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裙上的砖雕结构。墙裙多用青石造型,底座是鼠虎脚,石堵图案则丰富多彩,或是麒麟,或是喜鹊。大厝墙身采用泥塑作浅浮雕呈对称式,腰线用影雕青石,具有鲜明的闽南风格。此外,木工斗拱、厅屏雕刻,以及房间门面上方的手工水粉画,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过溪大厝,其第一、二落改造为博物馆的古建厅、非遗厅、家风家训馆、铜鼓匠心馆、民俗文化厅共四大展馆,以实物和图片形式展示闽南古建筑、十音铜锣、掌中木偶等传统文化,展现非遗文化及古建之美。
大厝第三落则深度还原上世纪50、60年代主人房、客人房、婚房等居住样貌,同时还设立罗溪特产馆,用于展示和宣传罗溪特色美食。
古厝二楼可用空间大,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工作,预计完工后面向游客开放,提供抛绣球等趣味活动,增加大厝的可玩性。
此外,博物馆还将大厝侧房改造成农耕农具、制茶技艺、生活用品等物件展示馆,让来访游客在参观中品味海丝文化,感悟爱拼敢赢的闽南精神。
“翁山村一共有43座闽南传统古建筑、4座古寺庙,过溪大厝就是由赖氏后人捐赠出来进行改造利用的。近年来我们投入了专项资金对过溪大厝进行修缮改造,通过古厝讲述非遗故事,也传承华侨精神。接下来我们也准备申报研学参观点,吸引更多人来参观学习。”翁山村党支部书记赖庆春介绍道。
加强保护与传承
让老建筑“活”起来
洛江是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人数众多,先辈们早先为了生计,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有所成就后便回乡建设,罗溪镇翁山村的赖佳谋、赖英才、赖波水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赖佳谋于抗战前回乡建造了过溪大厝的一、二落,赖英才在大厝后续建三、四落,赖波水带头捐资修建了家乡的第一所中学,为后续的罗溪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座古厝,就是一段历史。近年来,洛江立足侨乡资源禀赋,加强对传统古民居的保护传承,从发掘古厝文化到活化保护利用,愈来愈多的古厝焕发生机活力。
下阶段,洛江将继续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利用,持续激活古建筑活力,让老建筑在新时代“活”起来。
(陈秋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