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川
61岁,新洛江人,籍贯仙游。1991年来到洛江,义务招工27年。
从1991年帮老乡招工开始,林秀川的足迹已经走遍福建、贵州、浙江、四川等地。自掏腰包四处奔走,就为了将各地的劳动力介绍到洛江。现如今,林秀川义务服务过的企业有100多家,先后为10万多人介绍了工作。今年篮球比分直播:后的两个多月,他就已经帮助企业招到了1000多人。
20世纪90年代初,马甲镇的制鞋业发展迅速,林秀川的朋友也来到马甲开办鞋厂,但由于当时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落后等原因,招工十分困难。由于家乡仙游与洛江临近,林秀川便受朋友之托回到仙游,以老乡的身份帮忙招工。
林秀川曾在老家的鞋厂做过人事工作,凭着工作经验和好人缘,成功介绍了一批工人来洛江务工。此后,陆陆续续有人来找他帮忙,一传十十传百,林秀川招工的名声也就传开了。
最开始因为想着帮朋友忙,也就没有收钱,后来帮的忙多了,热心肠的林秀川也想多做些好事,索性就将义务招工当做了自己的事业,一干就是二十七年。
要介绍工作就需要收集足够的信息,为此林秀川总是奔波于周边的乡镇和企业。最开始的8年,他都是靠步行,后来购置了辆自行车,一骑又是7年。现在陪着林秀川奔波的,是一辆有些旧了的摩托车。
二十多年来,林秀川制作的招工通讯录已经攒了上百张。每一张通讯录上,密密麻麻写着是企业老板电话、老乡的电话、缺工的岗位……
林秀川说,为了保证招工,许多企业老板大年初一就找上门来,和他商量今年企业的用工问题,他也会记下各个企业的用工缺口,由此定下今年的招工目标。
对于林秀川的职业介绍来说,工作是不分淡旺季的。年后的招工需要从上一年年底就开始准备,了解员工们的动态,看看员工们回家过年有没有带走行李,主动上门和员工们谈心,动员大家留下来。如果员工们有诉求,林秀川也会替员工们和企业协调,保证员工们的权益。
而为了保障招工的成功率,林秀川有些骄傲地告诉笔者,“介绍给企业的员工我都会自己先‘面试’,比如企业要招一个管理,或是招一个车工,我都要自己先‘面试’,觉得合适了我再带他们去企业。”多年的招工经验让他对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都了然于胸,只有在众多岗位中匹配合适的人选,才能保证用工稳定。
多年来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不少企业老板想为林秀川补贴招工费、差旅费、通讯费,都被林秀川一一婉拒。为了表示感激之情,企业老板们只能自发为其颁发“编外人事部经理”聘书及“行为模范”奖状,而这些都被林秀川珍藏了起来。
为什么分文不取?“为了信任!”林秀川说:“如果招一个车工我收500元,招一个管理我收2000元,传出去了,工人就要怀疑你。说你为了谋利而去,你的说辞就要被人打上折扣。”
然而,林秀川的义务招工之路并非都是坦途。自掏腰包、奔走各地、贫困度日、婉拒补贴,会有这么好的人?不少人开始质疑起林秀川若不是“有偿招工”就是“傻子”,面对人们的一片质疑声,林秀川也只能无奈抹泪。
不仅如此,身边的亲戚朋友对林秀川的行为也无法理解,甚至坚决反对,只有妻子蔡桂芳默默支持。蔡桂芳是马甲镇一家鞋企的普通工人,微薄的收入成了两口子维持生计的唯一来源,至今两口子还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林秀川说,最让他痴迷的是工作,最让他欣慰的是成绩,最让他感动的是集体,而最让他愧疚的是家庭。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2012年,洛江区职工服务中心马甲工作站为林秀川提供了一个平台,林秀川在工作站成立起劳务职业介绍所,义务为群众解决就业介绍、调解职工纠纷等问题。
林秀川说,这么多年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义务招工,就是想纯粹地做件好事。他也为未来定下了一个个小目标,今年招工5000人,明年希望是6000人,后年招7000人……他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一点点进步,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企业和务工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