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宣讲、农技宣讲、普法宣讲到文艺宣讲、家风家教宣讲、乡村文明宣讲,从大会场、报告厅到田间地头、农户庭院、渔民渔船、校园课堂……在惠安,活跃着一支极具特色的乡村讲师团,他们聚焦“群众聚在哪、阵地就在哪、宣讲讲到哪”,持续创新宣讲形式,将“沾着泥土、带着露珠、满满烟火气”的理论宣讲送入“寻常百姓家”,走出一条理论宣讲大众化的“绿色通道”,日前被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评为2022年基层特色宣讲团,也是本次全市唯一获评的宣讲团。
聚“人气”让宣讲“热”起来
“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小区推行‘邻里共治、邻事共议、邻约共立,邻困共帮’四邻工作机制,小镇居民互帮互助,用事实验证了小镇‘没有陌生人,亲如一家’的党建品牌。”今年2月10日,惠安县乡村讲师团成员、聚龙小镇志愿服务大队副教导员叶祥霖为聚龙小镇居民带来“邻里文化”主题宣讲,演讲中真挚的语言、感人的身边故事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巾帼宣讲小分队生动讲解银腰链技艺
光有热度还不够。为了让宣讲更加常态化,惠安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创新拓展“周周有故事、月月有精品”的“1+1+N”理论宣讲机制,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周至少举办1场、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每月至少开展1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同时,全县各宣讲小分队每月分别组织2-3名宣讲员下沉机关、农村、社区等同步开展“N”场理论宣讲,掀起一波又一波、一茬又一茬的理论宣讲热潮。
“很多群众都觉得理论宣讲就是一阵风,刮过去就没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讲的实在’和‘听的受用’双方面着手,由下而上收集群众期待的宣讲需求、由上而下充实汇集宣讲力量,推动理论宣讲可持续、常态化。”据介绍,惠安县乡村讲师团整合民政、卫生、人社、教育、农林等部门优势资源,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和群众关心关注的身边事,围绕理论政策、农业科技、民生服务、农村管理等内容,形成宣讲“菜单”并实时更新、按需供应。如,给乡村农民讲农事辅导,给企业员工讲安全知识,给创业青年讲创业政策等,实现理论宣讲供需无缝对接,达到释民惑、解民忧、实在实用的宣讲效果。
田间课堂既接地气又接难题
同时,全面整合宣讲人才资源,县级层面设理论宣讲、文艺宣讲、巾帼宣讲等11支专业宣讲小分队,各镇设宣讲小分队,当中多是“理论达人”“草根名嘴”“高足青年”“惠女”“红领巾”等各类宣讲人才,他们结合当前群众的认知方式和接受习惯,致力于让理论宣讲更具亲和力、感染力。一段时期来,仅各地成立“草根”宣讲志愿者队伍就达到19支、成员近200名,进机关、下基层开展宣讲活动2000多场。
有“新气” 让宣讲“潮”起来
新时代新气象。理论宣讲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还得“赶潮流”“追时尚”。今年3月,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城市慢了下来。但富含正能量的宣讲并没有暂停,只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面对疫情,讲师团的成员们团结一心,奋战一线,宣讲力量在此刻凝聚,宣讲精神在此时涌动。疫情防控方言小品快板《防控意识须坚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致敬凡人英雄》等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宣讲视频在线上广泛传播,激发了群众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凝聚了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
同时,持续推出“青春正好 奋斗当时”“强国复兴 有我少年”等系列“云宣讲”视频,将理论宣讲课堂搬上网络、送到掌中,使理论宣讲拓展为“随时随地”的空中课堂,进一步鼓舞凝聚砥砺奋进、奋勇争先的社会正能量。而这系列作品的主讲人都是青年、少年。
电波课堂录制现场
“新”人担主角。从惠安籍“双一流”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中择优组建“惠籍高足理论宣讲团”,利用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寒暑假等青年返乡时期,组织青年深入基层一线进行理论宣讲,为党的创新理论插上了青春翅膀。组建红领巾宣传队,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讲好榜样故事,讲好理想抱负,展示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爱乡的真挚情怀。
“新事物”宣讲不停歇。组织青年党员干部走进直播间,开展政策、村务、党务等讲解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基层巡讲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出彩惠安人。
与此同时,作为惠安理论宣讲老牌子——《电波课堂》,每周持续推出内容丰富、创意独特的宣讲融媒体产品,线上互动达10余万人次。各镇还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LED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让理论宣讲响彻大街小巷、深入人心。
接“地气” 让宣讲“活”起来
围绕大主题、找准小切口、善用大白话、挖掘新形式、发挥“新生代”力量,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群众喜好什么形式,乡村讲师团就怎么讲。通过“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惠安坚持让枯燥的理论“说教”变成有趣的家常“唠嗑”,不断创新“闽南语”开讲、“文艺范”演绎等理论宣讲新形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理论政策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渔排宣讲别具特色
“观众朋友啊!阮今日要讲的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在净峰镇西头村张岳家庙里,40名党员群众排排端坐,闽南四句传承人小七哥、木偶戏传承人庄少强自编自拍的“答嘴鼓”的表演、宣讲,让党员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快板剧《夸夸锦丰新气象》、高甲戏《饮水思源》等文艺宣讲作品,在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螺阳镇锦丰“村晚”热闹开演,当晚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和央视频集中同步直播展示,线上观看总量突破100万人次。
还有各镇村依托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学校、农村大戏台、闲置古大厝等各类公共设施,广泛开办“民间学习会”“村民故事会”等,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俚言俚语”,以群众讲给群众听的形式,把党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同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让理论宣讲“活起来”“唱起来”“跳起来”。
“这样的形式接地气,我们大家都爱听。近年来,日子越过越好,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这些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活动激起了党员群众的学习热情,纷纷表示还会持续学、深入学。(惠宣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年底医保卡里的钱会清零?真相来了→2024-12-3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