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4
他的目标:在佛雕上刻自己的名字
闽南网8月14日讯 妆佛,用漆线工艺来装饰佛像的一门传统技艺。1992年出生的黄伟硼,祖辈世代从事这一行当,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历经百多年风雨,传到他这儿,已是第六代了。
去年,刚从篮球比分直播:工艺美术职业学校毕业的他,没有选择回父亲的佛雕工厂,而是留在德化,和一堆堆泥土较上了劲儿。他说,父辈们偏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有一定局限,受众面也较为狭窄,他有自己的新主张:在不久的将来,他制作的佛雕上,要刻上自己的名字,而且不只出现在寺庙供人供奉,更要像家居艺术品,进驻寻常百姓家。
黄伟硼说,做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至少要花一个月
不进家族企业 租房自己创作
不到10平方米的狭小租房里,穿着拖鞋、架着眼镜的黄伟硼,拿着竹制的泥塑刀,正认真地和眼前的“泥人”打着交道。他不时从一旁的泥堆上揪起一点,粘在半成型的雕塑上,或补或刻。不一会儿,佛雕上的衣襟和头饰已悄然成型了。
空间狭小,工作间的东西显得有些凌乱,角落里堆放着各种佛雕半成品。一尊未完工的玉女雕像,立于工作台一卷竹简前,盘着古代头饰,身上的罗裙堆叠出好看的纹理,仿佛东方女神与西方雅典娜的结合体。黄伟硼说,这是他在订单之外创作的一个作品,灵感来源于“书中自有颜如玉”。除创意雕像外,他目前做得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佛雕,如披座观音、渡海达摩等。
黄伟硼家里世代从事佛雕造像,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传到他这儿,是第六代了。父亲在南安老家经营着一家佛像雕塑工艺厂,专门做脱胎佛雕和木雕佛像,因与周边寺庙甚是熟稔,生意还算可以。从小耳濡目染的他,深谙家族工艺,早在大一暑假期间,就帮父亲的工艺厂做过观音、土地公等雕像,还得到不少客户的赞赏。
但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回父亲厂里,而是在德化继续学习瓷雕,为实现自己的新主张而默默努力。
没有美术功底 坚持要学雕塑
高中读理科的黄伟硼说,选择篮球比分直播: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就是想读雕塑专业,但因没有美术功底,刚开始学校不同意他跨系转专业。后来了解到黄伟硼出自佛雕世家,有一定的实践功底,才让他破了例。
从小接触佛雕的他,虽然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代表学校参加泥塑比赛,但和其他同学相比,他没有系统学过美术,很多相关理论知识都是空白。为了不落下,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往学校的实训基地跑。天赋、环境再加上后天的努力,黄伟硼在学校的各种专业考试中都名列前茅,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其毕业设计也荣获一等奖,并被留在学校当成优秀作品展出。
毕业后的黄伟硼,先是选择在德化当地一家工厂打工,“可以验证自己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为了继续精进技艺,下班后他还会到德化当地的瓷雕大师那里学艺。
一段时间后,黄伟硼发现,工厂里的工作,更多时候需要按照客户需求来制作,且无论做出多么满意的作品,最后都只能冠上工厂的名字和商标,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开始展望着,能够走出工厂,自己接单创作。
让佛雕走出寺庙 成家居工艺品
今年3月,在德化的一处租房里,黄伟硼开启了自己的独立制作佛雕之路。
“选择在德化,因为它是瓷都,瓷雕氛围浓。”每天早上8点,黄伟硼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经常要到晚上10点半才收工。他说,有时候一个满意的作品,至少要花上一个月才能做完,所谓慢工出细活,瓷雕更是如此。
“我现在的生活阅历还不够,好的作品需要有积淀的灵魂注入。”黄伟硼说,当凝视自己的作品时,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技艺形式的展现,更多的是自己的生命体验,达成自我认知自己、感悟生活。
提到妻子,黄伟硼更是一脸幸福和甜蜜,妻子杨婉芳是他的初中同学,为了全心支持他创业,婚后辞去了护士的工作,来到德化照顾他。黄伟硼说,创作时也会以妻子为原型来创作,“做我们这一行的,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像自己就是像亲人”,说这话时,有些羞涩的黄伟硼咧开了嘴角,露出可爱的虎牙。
在很多人眼中,佛雕与宗教场所发生着更多的联系,但黄伟硼并不这么认为。他说,父亲所做的佛雕,大多讲究庄严大气,放置于寺庙中让大家供奉,所面向的群体也较小。而他今后创作的大方向,依然会以佛雕为主,但会更具有创造性,样式和题材也会越发多元化,更具有欣赏价值。
除了坚持做精品佛雕外,他还希望,可以将自己的手艺衍生到家居工艺品上,乃至人人都可拥有和使用的餐具。而制成后的工艺品,他的初步设想是先让它们可以走出篮球比分直播:,在沿海地区先流行起来。(海都记者 刘淑清 田米 实习生 曾凯迪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晋江创造·运动时尚产业场景创新发布会举行2024-12-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