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赤水镇的西洋村、锦洋村等几个村落曾有几十座瓦窑,瓦窑行业蓬勃发展,部分瓦片还销往永春、大田等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这里仅剩两座瓦窑还在生产、烧制,几名瓦窑工仍在坚守着这个老行当。涂文质便是其中一位老瓦窑工,一直默默地坚持把这项老手工艺传承下去。令人欣喜的是,顺应现代人归真返璞、回归自然的审美心理,德化在建设美丽乡村时,许多建筑物装修推行德化传统民居的“白墙灰瓦”风格,青灰瓦又重新迎来春天。
涂文质赤脚用力踩实瓦斗上的黏土
潜心学习多年 掌握制瓦技艺
在赤水镇西洋村的瓦窑作坊里,只见78岁的瓦窑工涂文质,在四面通风的作坊里,他正光着脚板踩泥料制瓦。作坊里整整齐齐地排放着一排排一叠叠的瓦坯,等待自然风干,一旁的窑洞里正烧着瓦片,烟囱里冒出缕缕青烟。
“我年轻时在本地生产大队的瓦窑厂工作了十几年,改制后才与其他人合股私营操办起了现在的瓦窑生产点。”涂文质说,在生产大队工作时并不懂得烧窑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活,当时的烧窑师傅是从外地聘请的。“由于行业间竞争的缘故,制瓦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还是烧窑师傅在把关,我只能拿着量尺自己去测量,观察师傅的操作,从中学习烧窑的技巧。”为了能自己烧出质量好的瓦片,他到外地去学习烧瓦的方法,通过他细心地观察与不断地尝试,终于学到了本领,并把所学技法带回了家乡,并且烧制成功。
“看似小小的瓦片,制作起来是非常繁琐、有讲究的。每烧一窑瓦片,从选土加工,到冷却出窑,要经过多道工序,通常要20多天。”涂文质告诉笔者,他从20几岁就开始制作灰瓦,从事制瓦这个行当,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
说到烧瓦的流程,涂文质早已烂熟于胸,从事这么多年的制瓦工作,他总结了一套特别的烧窑流程。他说,首先,所选的土必须是田地里的白土,混合了六七种的沙质,这种土不仅外表光润,富有粘合性,而且耐烧,制成的瓦片致密度高,硬度强。其次,将土放在水里浸泡三两天后,让水牛在黏土上反复踩踏,致黏土均匀稀烂,再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硬化,保持黏土适当湿度。
“接下来是制作瓦坯,这也足以体现制瓦的功夫。”他说,把泥料用力摔在瓦斗上,用脚在泥料上仔细踩踏,等到泥料完全黏在瓦斗上,用木弓切割后,仔细地用小木片将黏土反反复复磨光滑,保证泥土的内部结构完全充实,这样制作出来的瓦片才会结实。在装窑与烧窑过后,当停火后得用砖块、泥浆堵死窑口和烟囱,在窑顶水池囤水、冷却窑炉,这个过程一般要花半个多月时间。最后,打开窑门散热,等到窑炉充分冷却后,瓦窑工才可以进去窑里,把成品的瓦片端到外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年底医保卡里的钱会清零?真相来了→2024-12-3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