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坪镇松岩村香菇种植基地,香菇独有的芳香味扑鼻而来。“今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基本‘板上钉钉’。”看着一排排钢架上摆满了菌棒,该村党支部书记魏振灿嘴角抿出了笑意。
松岩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在西坪镇并非个例。近年来,西坪镇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切入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瞄准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各村充分利用当地特色,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探索科学有效的长远发展之路。
多元发展 田野重焕绿意芬芳
走进西坪镇松岩村香菇种植基地,只见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运输香菇,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松岩村以茶产业为支柱产业,增收渠道比较单一,为实现增产增收的多元化发展,松岩村将发展的目光瞄准“沉睡”的土地。魏振灿介绍,该村以强村公司为抓手,兴办村集体经济实体为突破口,盘活闲置土地,将香菇种植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引进,建成3座香菇大棚,依托香菇种植,构建联农带农长效化机制,努力蹚出一条共富的新路子。
“香菇每天都可以采摘,早上一次,晚上一次,高峰期就不定时采摘,2022年10月份开始种香菇,采购4万根菌棒,收入很不错。”魏振灿告诉记者,市场对香菇的需求正逐渐增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产出的香菇主要销往厦门和篮球比分直播:,今年又新增1万根菌棒,高峰期时,一天可以采摘1000多千克香菇。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20多万元,今年预计能够达到30万元以上。
引进特色种植不仅壮大集体经济,村民的腰包也鼓了。“主要是给菌棒喷水、注水,采摘香菇,一天能挣100多元,离家近,还能学习种植香菇的技术。”正在采摘香菇的村民魏小娥脸上洋溢着笑容。
不只松岩村,西源村同样深谙撂荒地的统筹利用。近日,在西源村淮山种植试验田,村民抢抓淮山种植,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原来是一片荒地,现在成为山格淮山试验田,去年种植面积有8亩。尽管刚开始种植经验不足,但也取得不错的收成。”西源村党支部书记林志成告诉记者,通过政府扶持和村民自己销售,去年种植的淮山销售一空,今年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加快推广种植经验,带动村民规模化种植。
近年来,西坪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强村公司实体化运营,探索适应各村的特色农业,利用低效用地培育淮山、香菇等特色产业连片种植项目,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思路,多元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资源重整 赋能乡村“造血”功能
在西坪镇兴宝荣茶业有限公司宝山项目工地现场,施工人员正铆足干劲,井然有序地施工作业。
宝山村党支部书记肖远民介绍,该项目是利用闲置的宝山小学改造而成。去年由于生源少,宝山小学撤并,校舍旧址闲置下来。“西坪镇以山地为主,群山连绵,纵横交错,地势高峻,要找一块适合建设茶叶加工厂的地方并不多,利用闲置校舍改造,可以节省很多成本。”该项目负责人肖木城告诉记者,项目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用于建设茶叶加工车间、仓储等,总投资300多万元。目前,钢架厂房、旧校舍改造已经基本完成,设备已经陆续进场安装。
“宝山村山高茶树多,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铁观音、本山、乌龙、毛蟹等各种乌龙茶,村民的经济收入以种植、加工、销售茶叶为主。”肖远民表示,茶叶加工厂投入使用后,宝山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不仅可以就近卖茶青,也可以让一部分农村闲置劳动力“忙”起来,同时村里还能获取一定租金,增加了村财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西坪镇盘活各方资源,握指成拳、抱团发展的一个缩影。西坪镇党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坪镇党委、政府在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过程中,坚持党建为引领,组织各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坚持招大商、招好商,全面盘清家底,梳理闲置资源,让农村闲置资源“活”起来。
走访中,记者发现,该镇通过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资源,发展村级经济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西源、平原、后格等3个村投入43万元种植淮山45亩,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65万元;松岩、龙地等2个村投入50万元种植香菇,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梳理闲置校舍19栋,涉及面积约1.4万㎡,已成功出租9680㎡,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年纳税额可达27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5万元……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西坪镇党委副书记吴金灶表示,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抢抓政策机遇、采取多元模式、集聚整合要素,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巧用集体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记者 黄梁山/文 黄东华/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