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大坪乡前洋村蔬菜种植基地,只见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菜农们穿梭在整齐的田垄间,熟练地进行着蔬菜的移栽、浇水等工作,嫩绿的幼苗在阳光下舒展新芽,勾勒出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图景。
前洋村位于大坪乡东北部,现有户籍人口1000多人。近年来,该村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资源、科技赋能与政策支持,创新“党支部+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引进适合高山气候生长的蔬菜品种,推动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铺就一条绿色振兴之路。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党建工作如何引领产业发展?前洋村党支部书记陈火明介绍,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紧紧围绕“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的目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建强支部促发展、发展产业助党建”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抓优势,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前洋村依托海拔850米的生态优势,成立丰村蔬菜专业合作社,采用“党建+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模式,建成536亩蔬菜基地,年产蔬菜5000余吨,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2024年丰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社”,带动就业岗位120余个。
找路子,传统农业变特色产业。前洋村以473亩生态茶园为载体,创新推出“认养一亩茶”项目,游客可参与采青、摇青、烘焙等传统制茶工艺,并体验宋代点茶文化。该项目带动“前洋红”茶叶品牌溢价30%,年均茶旅收入突破150万元;同时以有机种植标准为核心,推出萝卜干、蔬菜脆片等12种创意农产品伴手礼,衍生出蔬菜盆栽DIY、农耕体验等10余种消费场景,带动农家乐、民宿新增营收80余万元。
挖资源,发展文旅让四季生“金”。前洋村整合前洋村周边“小上海”百年古街、千年古杉树等人文景观,开发“古村探秘+农耕记忆”主题游,游客可探访清代骑楼建筑群,体验传统卤面制作工艺。2024年全村通过农旅融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400万元,带动120户农户转型旅游服务,形成“春采茶、夏避暑、秋收菜、冬品宴”的全季候旅游格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陈火明表示,下一步,要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与实践谋划深度融合,紧扣农旅融合,积极拓展学生研学、农耕体验、特色种植等发展路径,努力实现“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融媒体记者 章桂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潮声 | 永春白鹤拳:展翅翱翔五洲四海2025-11-21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