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10日讯(通讯员 孙桥图 田秋秋 程嫣 陈钰琳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优美的歌声飘扬在闽南师范大学第六届“石榴籽·水仙情”民族文化艺术节的会场。各民族学生们身着盛装,用舞姿与歌声传递着多元文化的魅力。

11月6日下午,闽南师范大学在达理学生社区举办第六届“石榴籽·水仙情”民族文化艺术节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成果展。校党委副书记廖志丹出席活动。廖志丹在致辞中指出,高校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的重要阵地。校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构建起“思想引领铸魂、文化交融聚力、实践育人固本”的民族工作体系。她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石榴籽”紧紧相拥的理念深植于心,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

本届民族文化艺术节设有文艺展演、民族文化展、民族风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大体验区,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文艺展演中,各民族学生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带来民族服饰走秀与歌舞表演。民族文化展与风情体验区化身为生动的“民族文化课堂”,不仅展示了精美的手工艺品与服饰,更设有“抛绣球”“高山流水”等互动项目,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深度体验多彩民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区,参与者们围坐一起,亲手体验剪纸、扎染、漆扇等传统技艺,感受指尖上的匠心传承。校领导们也来到同学们中间,亲切交流,共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场气氛温馨融洽。

据悉,闽南师范大学自2016年起已累计培养十届390余名少数民族预科生。通过“文化适应+学业衔接+思想引领”的培育体系,少数民族预科生们在这里茁壮成长。如今,他们或奔赴全国各地的工作岗位,或在校园继续深造勇攀知识高峰,但无论身处何方,他们都已成为播撒民族团结理念的种子,为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天问一号“惊鸿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