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旱季缺水、雨季水浑,喝水总是犯难。现在打开水龙头,流出来的全是清亮水!
走进绥安镇查岭村,村民们一说起家里通了自来水,脸上就满是笑意。如今,只需轻轻拧开龙头,清澈的水流便源源不断,曾经困扰大家的用水难题彻底解决了。
2024年以来,绥安镇以践行“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制度为抓手,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难题,全力推进农村饮用水“水网”建设工程,让寨窑村、查岭村、顶下草村、下梧村等8个村(社区)的8150名群众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跨越,12345平台再也没有接到相关的投诉,用“源头活水”浇灌出民生幸福之花。
家里的井水一到雨季就变浑,沉淀半天才能用,旱季还经常断水,喝不上水,用水没保障啊!
2024年年初,绥安镇分管水利工作的二级主任科员林艺强,陆续接到寨窑村、罗山村、下梧村等城郊村庄群众的反映。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接到群众反映后,林艺强立即组织镇村干部对全镇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对寨窑村、查岭村、下梧村、顶下草村、下店村、罗山村、京里村、油车社区的村民开展走访调研,摸排出用水难的根源性问题和解决思路。
走访中,林艺强发现部分城郊村村民长期依赖地下水、山泉水作为饮用水源,受自然条件影响,水源存在水量不稳定、水质无保障等问题,尤其在旱季易出现供水短缺,雨季则面临水体浑浊,长期饮用存在健康隐患,迫切需要将该项问题纳入绥安镇推进民生工程的关键切入点。作为分管水利的领导,林艺强迅速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水利局汇报相关情况。
“民需就是刚需”,在摸清底数后,绥安镇第一时间将农村饮用水“水网”建设工程纳入“民生实事清单”,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明确建设一体化加压泵站、铺设供水管网等核心任务。
项目建设前期,林艺强多次召集镇村干部及设计单位召开座谈会,带领他们进村入户宣传,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争取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区改造、逐步推进”工作思路,推动相关建设项目稳步有序推进。
然而,项目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8个村(社区)地域分散、村情复杂,管网铺设需穿越农田、林地、村庄主干道,矛盾问题接踵而至。“现在回想过程都是一把辛酸泪啊。”与林艺强一起并肩战斗的镇干部纷纷感慨。
为了早一点完成项目,让群众早一天喝上安全水,绥安镇成立六个工作班组齐头并进,以“四下基层、三进三访”为工作引领,下沉到项目一线,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保障。整个施工过程中,哪里出现卡点情况,林艺强都会立马奔赴现场,听取群众诉求,协调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进度。一次管网施工需要穿过某农户的农田,农户担心破坏庄稼,坚决不让施工。林艺强便带领镇村干部到群众家做思想工作。
“我们的群众都是很淳朴的,经过反复沟通,农户最终自愿让出农田来铺设管道。”林艺强欣慰地说道。
在油车社区施工期间,有群众反映,施工挖出的路面的管道坑存在交通安全及夜间摔伤隐患。接到反映后,林艺强立即协调施工队对路面进行切割开挖,要求施工队及时铺管回填,针对横穿村道处安装加固钢板,设置施工安全警示牌,并将此措施推广至所有施工村庄。
项目施工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数不胜数。与群众沟通,跟相关部门交涉,废寝忘食,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工作常态,然而干群合力,最终力排万难,绥安镇饮用水“水网”项目得以如期完工。
“水管完工后要经过清洗、消毒、测压、冲洗,最终才能实现供水。”每道工序林艺强都铭记于心,今年元旦前夕,这个农村饮用水“水网”项目竣工完成验收。如今,已建设完成一体化加压泵站1座、铺设供水管道5.2万米、安装不锈钢水箱748个和水表1965个。8个村(社区)目前均已完成自来水入户工作,受益人口达8150人。
饮用水“水网”项目建设竣工后,绥安镇并未就此“收官”,而是将“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延伸至后续服务中,组织镇干部开展常态化回访,听取群众用水“感言”,并加以改进提升。
如今,绥安镇12345平台接到的饮用水安全投诉量已降至零,群众的“用水愁”变成了“饮水甜”。“‘四下基层、三进三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拉近干群关系,是解决民生难题的‘金钥匙’。”林艺强说道。党员干部应以此为鞭策,把“四下基层、三进三访”融入工作各环节,聚焦更多民生需求,切实做到“为民发声、为民解难题”,让民生温度温暖每一位群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超百万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试产最高纪录刷新2025-09-17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