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名12岁女孩在社交媒体上使用“手枪”、“小刀”等表情符号,被解读为意图威胁他人,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这桩案件给美国法院判案带来新的难题:在判断是否存在威胁时,如何看待含有暴力信息的表情包?
1发帖用手枪、小刀、炸弹符号涉嫌威胁学校、计算机骚扰
随着智能手机和电子设备普及,人们在网络聊天、电子邮件以及帖子里日益使用各类表情包,例如笑脸、玫瑰、太阳,甚至菜刀、炸弹、闪电等。
然而,美国一名12岁女孩却因使用暴力表情符号,涉嫌威胁学校,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美国《华盛顿邮报》27日报道,事情起因于2015年12月14日,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悉尼。拉尼尔中学一名行政人员发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含有威胁信息的帖子,于是对校内学生展开调查。
最终,IP地址指向一名12岁女学生,该学生随即承认冒用他人账号发帖。由于涉及未成年人,美国媒体没有公开她的姓名。
据了解,这名女学生在帖子里写道,“星期二在图书馆见我”,并在后面附了手枪、小刀、炸弹3个表情符号。
这个女孩涉嫌威胁学校、计算机骚扰,2015年12月下旬首次在未成年人法庭出席听证会。由于听证会未向公众开放,眼下尚不清楚这桩案件的具体进展。
女孩的母亲声称,女孩在学校遭其他学生霸凌,才会发帖作出回应,“她是个好孩子,以前从没惹过麻烦。我觉得她不应该受到指控”。
不少人质疑,女孩使用手枪、小刀等表情包,是否等同于做出威胁?随着表情包日益普及,大多数人是以开玩笑的轻松态度使用表情包的,但如何判断发帖者的真实意图,给警方办案和法庭审理带来新的挑战。
2“警官”+“手枪”被指发布恐怖威胁
去年,纽约市17岁少年奥西里斯。阿里斯蒂被指控为发布恐怖威胁。阿里斯蒂先前在“脸书”(Facebook)社交网站发帖时提到“他要被打倒”等字样,后面附了一个“警官”和3个“手枪”的表情符号。检方认为这组表情显示此人威胁袭警,但一个大陪审团最终裁定不起诉阿里斯蒂。
一些专家分析,表情符号并未设定明确含义,每个人的用法都可能不同,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也可能不同。例如,阿里斯蒂所发出的4个表情符号,被警方解读为意欲袭警,但律师弗雷德。普拉特称,“这些孩子只是想表达,‘我不是好欺负的!’”
3发杀妻歌词因表情符号脱罪
在另一桩案件中,宾夕法尼亚州男子安东尼。埃洛尼在“脸书”发布了含有杀妻字样的歌词,去年被控威胁妻子罪名成立。
埃洛尼不服上诉,辩称他在歌词里插入了“:P”(吐舌头)表情符号,足可证明他纯属开玩笑。法院最终认可了埃洛尼的辩词,推翻了先前判决。
美国近年来涌现多起与表情包有关的案件,司法部门尚未就表情包是否可作为证据达成一致看法。
专攻网络案件的马里兰州律师布拉德利。S.希尔预测,这类案件今后还会日益增多。新华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