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太阳等恒星借助核反应运作,把氢原子转化成氦原子,但当氢原子耗尽后,恒星会转为燃烧氦、碳和氧等较重元素,体积大幅增加,直到外层消失,留下体积接近地球的核心,成为白矮星。
科学家们研究了室女座中的白矮星WD 1145+017,它距离地球约571光年。他们发现可能多有6个或更多的小型岩石天体正围绕着该白矮星运动,并拖着由尘埃组成的尾巴,这表明了这些岩石天体正在逐渐解体。研究者估计,每秒钟有800万千克的物质受到白矮星的巨大热量烘烤而蒸发。
天文学家预测,太阳50亿年后将耗尽氢原子而急速扩大,吞噬水星、金星,甚至地球;即使地球逃过厄运,也会因重力而被白矮星拉近,终被撕碎。
除预示地球未来外,这次发现或解释了白矮星表面出现重金属原子的原因。一般来说,钙、硅和铁等较重原子会受白矮星超强重力的影响而被吸进核心,表面只剩氢及氦等轻原子。
但天文学家发现,部分白矮星表面仍存有重原子。此次发现或意味重原子来自围绕白矮星运行、被重力撕碎的行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