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一结束,2022暑期文旅消费的热潮,似乎一浪接一浪地来袭了!
仅以合肥为例,5月刚开放的安徽省美术馆已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从最初每日1500人次的预约量,上调至线上、线下共3000个名额,依然是提前一周即抢约一空。“约到美术馆门票了吗?”成为合肥市民寒暄的新话题。奇怪吗?一点儿不怪!
随着合肥市疫情防控态势平稳向好,在安徽省加强“安徽人游安徽”“暖民心行动”的推动下,民心所向,皆为假日休闲短途游,舒缓一下疫情引发的紧张,享受一下自由呼吸的畅快。从五一到端午,“露营”成了合肥假期出游的“顶流”。无论是城市公园绿荫地、环巢湖公共休闲区,还是近郊乡下新空间,举目皆是帐篷、天幕、钓鱼凳、蛋卷桌……朋友同事在一起聊天,嘴里要是不能蹦出几个露营术语,好像就OUT了,网友甚至笑谈:“朋友圈从晒核酸已陡转为晒露营啦!”奇怪吗?一点儿不怪!
论及“美术馆”的走红,或因建筑外观山水意蕴的地标,或因馆内旋转楼梯、玻璃栈桥等独具艺术魅力的“打卡”空间,抑或是颇具分量的开馆大展《韩美林艺术展》等,在感官经验、社交经验、情感经验层面对大众“体验感”的满足。更深层次的归因,当属合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及市民渴望近距离接触艺术的热情高涨。
而“露营”的爆红,不仅在合肥,同期还有杭州、成都、广州、深圳、武汉、北京等地,纷纷进入全国露营客源地热门城市。一时间,“露营”呈燎原之势。据某旅行OTA平台透露,其五一露营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超350%;而据某社交平台披露,2020年露营相关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271%,浏览量同比增长170%,2021年露营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又增长258%……数据是行为的结果,仅仅是因疫情限制了远行,“周边游”的露营才热度暴涨吗?这固然是重要诱因,追根究底,还是市场对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体,在个性化消费需求层面的早早“种草”。毕竟,户外生活不只是生活的一种延续,更是都市生活的补充,是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共生的新潮表现。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什么能阻挡新时代新需求的到来。新需求开启新旅游时代。如果说,从“智慧旅游、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的提出,到“度假区建设、旅游景区建设、休闲街区建设”这些不同时期工作重点的涌现,都是从供给侧角度来看待和解决旅游发展问题的,那么,在世界上占较大比重的“研学旅游、房车旅游、海洋旅游”等,在我国市场的蓬勃发展,还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呢?笔者认为,是需求侧管理与相关制度的调整。变局中的“新旅游”,是否应围绕着“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如何独立化,来构建旅游产业体系和空间体系的创新思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成长方式,也分别体现了其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有学者认为,在此前的旅游发展中,后两种属性的产品和产业结构很少得到关注。而当我们清楚地看到,旅游已成为家庭日常消费的重要部分,一个地区常住人口的出游率及外来人口的到访率不断提高,旅游领域业态不断丰富,就业人数不断扩大……如果这种发展趋势不断强化,正如《人民日报》近期相关报道的观点:“旅游化必然成为工业化之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
还是回到合肥。我国旅游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合肥一直是“组团市场”,属于“内需型”旅游城市(有人口红利,缺核心景观价值)。相较于“外需型”旅游城市(无人口红利、有核心景观价值,如黄山市等)、“综合型”旅游城市(如杭州市等),优势劣势显而易见。而当进入旅游产品供给充足时代,合肥文化旅游的需求“ 风口”——真的来了!
以“科里科气”出圈的新一线城市合肥,若能在“更加注重对创新文化、包容文化的研究、阐述和应用”层面进一步发力,找到与之相关的科技、科创资源、品牌、空间成为城市名片独特的吸引力要素,进一步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找到以满足“新旅游”需求为切入点的合肥“文里文气”新亮点,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赵媚(资深旅游业内人士,WE领读创始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