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日本侵略者、保卫台湾,这是严复的夙愿。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迫割让,令他极感屈辱和激愤,忍不住在翻译和著述中发出“呐喊”。当时身处华北的严复以笔杆为武器,间接投入反割台的斗争中。“能群保种”——这是面对台湾被割让、中华民族危亡时严复的回答。他在报纸上高呼“人之贵于禽兽”就在于“能群”,激励国人增强团结、共同抗敌。
严复去世迄今已95年,但仍在海峡两岸同胞心中拥有跨世纪的影响力。“希望严复先生的思想遗产,能够促进两岸和谐互动,建立两岸的思想共识。”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黄克武说。
严复是一位有着两岸情怀的赤子,而谈及严复与台湾的关联,居住在郎官巷的“老福州”们最常聊起的还是严复与亲家台湾“板桥林”家族的往事。
1918年,严复抱病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福州,目的是给最钟爱的三儿子严琥操办婚礼。儿媳妇是“板桥林”家族的小姐林慕兰。当时,“板桥林”居于城内的杨桥巷。为了使林慕兰离娘家近一些,严复迁居城内郎官巷,便有了今日的这座故居。
走过严复故居的回廊,踏出一扇小门便是花厅。一座严复半身铜像静静立于其间,仿佛时光穿越。
从1920年底迁回福州到1921年病逝,严复在此居住时间不长,但这里多次出现在他晚年的诗文中。他在给友人信札中提到“还乡后,坐卧一小楼,看云听雨之外,有兴时,稍稍临池遣日。”
严琥与林慕兰的两岸姻缘,使得严复子孙后裔跨越海峡枝繁叶茂。如今,以“严复家族”为主题的展览在花厅呈现,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段段往事。“震旦方沉陆,何年得解悬?太平如有象,莫忘告重泉。”——在长孙严侨出生之际,晚年的严复仿效陆游的《示儿》写下了这些诗句。
严复的赤子情怀为严侨所继承。1950年,带着“为了给国家带来一个新的远景”的期望,严侨来到台湾,虽然后来被当局以“匪谍”为名关押在绿岛8年,却始终不改信念和坚持。1974年,严侨抱着“想回大陆去”而不得的遗憾辞世,后被追认为烈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