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采取维持价格稳定的单一目标尚不现实。现阶段,中国央行实行多目标制,既包括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等四大年度目标,也包含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这两个动态目标。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6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中央银行政策研讨时,就中国央行的多目标制作出的阐述。他指出,这种选择与中国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国情是分不开的。
任何政策选择都有成本和收益。有评论指出,中国的这一体制选择带来了信用增长过快、高杠杆率和影子银行等问题。周小川认为:“我们不否认有些事是有代价的,关键是代价不能高于收益。中国央行推进了改革,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大体上保持了金融稳定,也赢得了机会去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可以说收益大于成本。”
展望未来,周小川指出:“转型终将会大致告成,央行目标函数将走向简化,许多国际经验也将更加对中国有实践意义。”
“通胀目标制”尚不现实
谈及中央银行采取维持价格稳定的单一目标,周小川的形容是“令人羡慕”的,因为它简洁、好度量、容易沟通。但他旋即明确指出,对现阶段中国来说尚不太现实。
维持价格稳定的单一目标,即“通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明确把某种通货膨胀率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甚至唯一目标的政策框架。新西兰央行于1989年成为首个采用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目前全球有20多个经济体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胀目标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度透明,容易使得市场主体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较为清晰的预期,但其前提是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信号反应灵敏,要素、产品等价格体系的扭曲和管制较少,金融市场较为发达。
中国央行究竟有哪些目标?周小川给出的解答是,中国央行采取的多目标制,既包括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等四大年度目标,也包含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这两个动态目标。
背后的原因,与中国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国情是分不开的。中国央行为何要支持并组织改革开放?周小川认为,转轨早期的共性问题是价格严重扭曲,税收体系扭曲,非货币化实物分配,资源配置非常低效,银行也还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这些扭曲和资源配置错误的损失通常最终都集中于银行体系,这就没有金融稳定可言,中央银行难以实现价格稳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在这一历史阶段,金融改革和实现金融系统健康化和稳定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通胀等传统目标。”周小川指出。
中国央行为何要发展金融市场?周小川表示,绝大多数计划经济在转轨时都没有股票市场、没有公司债,金融产品种类匮乏,更没有衍生品工具用于进行风险管理。这种情况下,即便央行想让货币政策向市场化方向靠拢、想建立现代化的宏观调控框架也不可能,货币政策也无法正常传导。
中国央行为何要关注国际收支平衡?周小川的回答是,对所有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国际收支、资本流动、汇率和外汇储备都是影响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新兴市场经济体央行关注国际收支平衡十分正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