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000余毫升血有多少?接近于两名成年人的血液总量(正常成年人身体血量为4000到4500毫升)。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党总支书记陈芳18年无偿献血7000余毫升。
区医院党总支书记陈芳:“无偿献血之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区医院工作人员正在献血
多年来,陈芳积极响应省、市血液中心号召,多次参与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在她的带领下,区医院每年固定无偿献血的工作人员有几十人。
日前,在我区举办的“热血送温暖、为生命接力”无偿献血活动上,她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无偿献血者当中。“无偿献血既能救人,又有利于身体健康。只要自己身体在许可范围内,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陈芳笑着说。
大手术后仍参加紧急献血
献血变成每次出差的习惯
一张张红色的献血证在办公桌上摆成一行,陈芳的第一次献血要追溯到1998年的10月份。
那年,福州市中心血站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首次在平潭举办,很早就有献血想法的陈芳瞒着婆婆,拉着丈夫的手一同前往。“从没试过,何不试下,身为护士长,更要起带头作用。”陈芳说。
当天,天空下着大雨,陈芳径直走向献血点。“第一次献血还是有点担忧,不清楚身体是否能适应。”
当到采血站时,陈芳还是挽起了衣袖,静静地看着缓缓流出的200毫升血液,想象着自己的血液流淌进别人的体内,挽救他人生命于危急,一股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
第一次献血后,陈芳并无不适,于是,无偿献血逐渐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从最开始“试一试”到血站的“常客”,不知不觉18年过去了,18年里她献血18次,献血量达到7000余毫升。
由于条件限制,2000年后,当时平潭取消献血,每年献血只能前往福州。于是,每次去福州出差、办事时陈芳都不忘献血。“开完会后,坐着公交车直达福州市五一广场和邮电大厦的献血点,献血变成每次出差的习惯。”陈芳说。
2008年,陈芳还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中,她的HLA分型资料已汇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平潭女性当中为数不多的一个。2015年,她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规定每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至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这是作为医护人员的陈芳最了解的献血基本常识。
2000年10月的一个周末,刚经历一场车祸导致颅外出血修复手术的陈芳在家静养休息,突然,一阵短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了她。
“医院有个外科手术患者正在抢救室,急需O型血,但医院血库告急……。”她二话不说,拿起雨伞,冒着大雨,直奔医院血库请求献血。当血库工作人员看到她献血证上最近一次献血时间是三个月前时,都纷纷劝她不要献血,“你刚做完大手术,而且献血间隔时间这么短,身体还没恢复……。”
陈芳挽起袖子,自己给自己消毒。“救人要紧,我身体好,恢复快,不要说了,快抽、快……。”陈芳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还是将冰冷的针头插进自己的血管。
“关乎生死,她总是冲在献血的第一线。恨不得自己就是移动的‘血站’。”对于陈芳,同事们总是这样评价她。
“很多人对无偿献血存有误解,认为不仅亏了身体,还得不到任何好处。”陈芳说。然而,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她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身体力行来消除家人和朋友同事对她的担忧。
“长期适量献血还能促进造血细胞,血液中的新鲜血细胞要高于未献血的人,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冠心病和癌症的发病率等。”陈芳说,要是哪天自己被告知血液检测不合格,不能正常献血,反而会难过。
希望更多人加入献血队伍
几年来,在陈芳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当中。张强、黄玲、张志民、高岚雄、陈章、许增木……如今,区医院已有近12名工作人员成为日常无偿献血志愿者,几十名工作人员参与到每年区里组织的“热血献爱心 为生命接力”活动中。
仅2016年,就有32人次参与,无偿献血量达到12400毫升。而且,这份无偿献血志愿者名单每年还在递增。同样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区医院病案室主任薛理花说:“献血对我来说是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用我们的微薄光亮照亮和温暖更多需要救助的人。”据了解,她无偿献血量也超过7000毫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回想起平潭海峡大桥通车前,每次血库告急,将紧急手术台推到娘宫码头等送血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如今,情况有所好转,但区医院血库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依旧时常发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还是需要去福州市调配。每到此时,陈芳总是陷入沉思。
“奉献自己的血液,挽救那些濒临绝望的生命,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当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陈芳说。(记者 陈澜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金大桥(厦门段)刘五店航道桥东主塔钢套2025-01-0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