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伟 林海峰 包华 孔瑜
实习生 黄启鹏 文/图
南平“科特派”谢福鑫手把手教果农种葡萄
李彬驻村三年,彻底改变了鲜水村的落后面貌
【核心提示】 站在自家葡萄园里,建阳水吉镇仁山村村民林远兴心情不错。瞧这长势,今年又是个好年景。他扭头就能看到自家的三层小别墅,这也是用种葡萄赚的钱盖的。
世代务农的仁山村村民能过上这样舒心的日子,多亏了一个叫做“科技特派员”的政策。
12年前,从闽北山区发端的“南平机制”随后席卷全国。这个以向农村派遣“科技特派员”和“驻村支书”为代表的农村工作机制,甚至引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
南平机制发端于一个著名的“皮球论”。当时,老百姓对下乡的干部说:“你们干部下乡,就像我家那个空心皮球。你们从上面看,球是在水里,我们从下面看,球照样漂浮在水面上。你们从来就沉不下来,哪里知道我们的难处?”群众的抱怨让当地干部深受触动。于是,科技特派员、下派村支书、乡镇长流通助理等应运而生,短短四年内,农村大变样。
2002年,时任球探体育比分:长习近平在《求是》杂志撰文,提出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思路。此后,全国取经者纷至沓来,八闽大地农村工作机制不断推陈出新,“南平机制”的辉煌延续至今。
2010年2月,履新不久的球探体育比分:委书记孙春兰再次强调,要持续推进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镜头一
一个“科特派”,带动数亿元葡萄产业 3月28日,记者在仁山村找到谢福鑫时,这位“副处级果农”正在葡萄园里教农民剪枝。仁山村眼下产值近千万元,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第一村”。
10年前,仁山村民还都在种水稻,一年下来,一亩只赚800元。变化发生在2003年,村里来了“科特派”谢福鑫。
“科特派”始于1999年。南平在全市范围内,下派了225个农业技术干部。老谢当时55岁,是建阳农委副主任。说好“科特派”当一年,结果他一干就是12年,“根据地”遍及整个南平地区,留下了数亿元的葡萄产业,仁山村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老谢愿意做“科特派”,因为“这是玩真的”。“早年科技下乡我也搞过。春耕夏收的时候,给村民讲个课,送几本书,当天就回城。”“科技特派员不一样,吃住在村里,手把手地教农民,第二年农民就可以放手自己干了。”南平6万多亩葡萄园,他就这么一处一处地教过来。
“沉到基层”,这是对“科特派”最起码的要求。时任省长习近平曾感慨:“科技特派员自带行李住在村委会或农家,自起炉灶办伙食或交钱到农民家中吃‘派饭’,必要的公务开支按规定回原单位报销,不给村集体和农民增加负担,真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为了更大地发挥“科特派”的作用,省委省政府还尝试了“电子科特派”。2002年,福建将“969155”农业热线服务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在9个设区市及重点县建立农业“969155”热线服务指挥调度中心,农民碰到什么问题,可以拨热线询问值班技术员。
“人”的问题解决了,经济效益立竿见影。据统计,仅2008年,全省由科技特派员实施的科技开发项目685项,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安置劳动力就业约22万人,辐射带动56万人,人均纯收入6347.33元,增幅10.77%。
镜头二
省城干部当村官,项目就是嫁妆 如果说“科特派”主要是“技术致富”,那么后来的下派村官,就是“项目强村”的代言人。去年,省委书记孙春兰给一位普通的下派村官做了批示:“李彬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他无私奉献倾心尽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精神十分可贵。”
李彬是省检察院干部,2007年被下派到三明清流李家乡鲜水村担任第一支书。三年来,村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提高到2009年的6100元。下派行将结束时,他被诊断为尿毒症,目前已做了换肾手术,正在康复中。
本报记者采访李彬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张可以铺半个病房的大油布,上面写着各种吉祥话,还有鲜水村全村人的签名。村民李仁群操着不熟练的普通话告诉记者:“李书记是个好官。要在以前,可以送万民伞的。如今不时兴了,我们就表表心意罢了。”
李彬当村官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化缘”,争取到70多万元,把村里的土路换成水泥路。后来又盯上了村里的冷泉水塘,李彬从省旅游局争取到20万元项目资金。在他的规划里,泡冷泉澡,吃冷泉鱼,未来的鲜水村完全可以搞成一个特色旅游村。可惜,还没等这一规划实现,李彬病了。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鲜水冷泉已被列入“海西十大旅游产品建设项目”。省旅游局已经表态,将全力培育鲜水冷泉作为支持产业,目前还在申报国家第二批红色旅游区。根据规划,将来的鲜水村可以通过泉三高速连接江西和篮球比分直播:,将是自驾车驴友的天堂。
一位下派村支书,彻底改变了一个落后山村的面貌,这有赖于源自南平机制的“互动联动”的制度设计。省内一位农村政策专家介绍,下派村支书如今已演变成“下派一个村官,联动一个单位”。也就是说,下派的村官不再是单打独斗。村官原先所在的单位,也要跟这个村庄“结对子”,在资金和项目申请上提供支持。以鲜水村为例,目前另一位省检干部已经接替李彬,担任新一届村官。
对这一幕,早在9年前,时任省长习近平就满怀信心。他曾把驻村支书形象地称为“十品官”。他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强调,“十品官”的工作,不仅仅是帮助农村脱困,更重要的是密切了干群联系,巩固了执政党在乡村的执政地位。
镜头三
“让皮球沉下来”的改革,成了全国样本 从“科特派”到目前的“互动联动,一体运作”,
南平市这一步步的改革措施,最终成为全国的样本。
南平农办科特派办公室主任魏学贵的经历,就是“南平机制”的一个缩影。1999年,魏学贵被派到顺昌元坑镇秀水村做“科特派”,3年后,秀水的西红柿、草莓等经济作物远近闻名,申报了“武夷秀水”商标。种得好,不等于卖得好。老魏后来又去当负责流通的副镇长,组织起农业合作社。考虑到农民资金不足,老魏还帮助农民申请小额信贷。
2002年之后的5年,老魏在南平大横镇做试点,从省农科院引进19位专家驻点2年,开展农业技术孵化,成就了一个高新农业园区。这个模式,后来被总结为“法人科特派制”。
科特派、下派村官、流通助理、金融助理、法人科特派,画出了“南平机制”逐步深入的轨迹——通过“解放”官员,进而“解放”农民,让“皮球”沉下去,让政府跟基层农民走得更近,从而上下一心,把农业做强,把农村做富。而这一点,正是“南平机制”得以在全国推广的原因。
2002年,习近平从福建调任浙江后,还特地让浙江官员到南平考察,引入“科特派”做法,专门向浙西等欠发达地区提供科技支持。截至目前,全国1640个县(市、区、旗)开展科特派试点工作。
揭秘
省长撰文推介“南平机制” “南平机制”的萌芽,源自主政者希望改变闽北山区落后面貌的雄心。
当“南平机制”还停留在科特派阶段时,时任球探体育比分:长习近平就多次关注。2002年,习近平在中央理论刊物《求是》杂志上撰文《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球探体育比分: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总结了后来广为人知的“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工作思路,球探体育比分:通过向农村下派“三支队伍”来落实这一思路。这“三支队伍”,就是后来被全国借鉴并推广的科技特派员、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长流通助理。
在那篇《调查与思考》中,习近平特别看重“南平机制”对农村干群关系改善起到的成效。他分析,干部下派取得的经济成效,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从而促进了在农村传播党的声音。
文章指出,“南平机制”的深入,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不跑上层下基层、不看关系看政绩”的良好导向。下派的优秀干部回到机关后,带回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带回了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而促进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2010年,球探体育比分:委书记孙春兰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谈起南平创造的“南平机制”时说,包括农村“六大员”、科特派,能不断地坚持下来,并不断地得到完善,不断地创新发展,实践发展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也是南平的贡献。
近几年来,我省的农村工作,一直在继承并丰富着“南平机制”。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五大战役,孙春兰多次提及,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就是要有计划地推进一批重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将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聚集,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从微观层面的科特派下村,到宏观布局的城乡统筹,南平机制不断续写辉煌!
责任编辑:铁板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