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旨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实践,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10日,笔者走进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核心区永定区,寻访福建土楼营造技艺的老工匠,探讨破解土楼营造技艺后继无人的方法。
老师傅的一声叹息
江培洋今年60多岁,打小开始学建土楼,是高北土楼群里远近闻名的老师傅。谈及土楼营造技艺的传承问题,江师傅叹息着直摇头:“整个高北村和我一样懂土楼营造技艺,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也就十来个人了,而且最小的都已近60岁。”
2002年,江师傅所住的五云楼东侧外墙剥落、瓦屋面坍塌,需要修缮的面积有300多平方米。虽然政府出资5.6万元抢修,但却一直找寻不到愿意接活的工匠。无奈,江师傅只好放下龙岩繁忙的生意返回老家,每天在十多米高的屋面上爬上爬下,花费了近3个月的时间才把楼体修好。
“土楼维修之所以工匠难寻,一是因为会修土楼的人少之又少;二是因为这个活不好干,危险系数大;三是因为报酬低,修缮五云楼扣除材料和请人工资,自己的工资算起来一天才30多元。”江师傅说。
徐松生和江师傅一样,也是土楼营造的老师傅,还是非遗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说到土楼营造技艺传承问题,他也是忧心忡忡。
2002年后,徐松生再也没有承接过与土楼有关的建筑工程,曾带过的几十个徒弟这几年也都转了行。他说:“个人无法承接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没了传承的载体。”
一边维修一边传承
徐松生直言的问题,也引起了永定的高度重视。永定是福建土楼的核心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六群四楼”中,永定占据了“三群两楼”,境内拥有2.3万多座土楼。这些“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虽然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但是如果没有日常维护保养,也易损易坏,这就需要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去维护它、修缮它。
2011年6月,永定土楼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并在去年4月取得全国唯一的古建筑维修保护(限福建土楼建筑)一级资质。公司的宗旨就是在保护土楼的同时传承土楼营造技艺,在承接土楼维修工程后,聘请掌握土楼营造技艺的老师傅,带着徒弟去维修,既可以保护土楼,又可以传授技艺。
李国孙今年4月受聘于公司,对奎聚楼进行修缮。虽然从15岁就开始学建土楼,掌握了夯墙、打地基、盖瓦等主要技术,但在修缮过程中,他发现还有很多细节处的技术自己并没有掌握。
“例如屋脊翘角的制作,虽然看似工程小,但技术含量却很高。首先要用青砖把屋脊定型,然后用铁艺把翘角定型,再用麻丝缠绕铁艺,最后用石灰、砂浆定型。如果没有老师傅手把手教,哪里学得会?”李国孙说。
通过这种“公司+工匠”的模式,福建土楼营造技艺的传承问题在永定破解。公司总经理陈房年告诉笔者,从去年4月开始,他们已承接了4个土楼维修工程,并长期聘请16位老师傅。目前,老师傅所带出的可以独立施工的徒弟已有9位。
陈房年说:“只要有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有了传承的载体,那么,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参与土楼维修也就有了报酬,这才有可持续性。”目前,公司在上杭、长汀、连城等地也都成立了项目部,目的就是为了承接更多的工程。
保护还需社会力量
永定区文物局副局长卢建强告诉笔者,目前,永定对土楼的维修投入主要集中在世遗土楼、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和部分重要土楼,如果全部土楼都靠政府来维修,那将有巨大的资金压力。
而按照文物法的相关规定,文物保护原则是“谁所有,谁使用,谁维修”。所以,政府应该一方面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宣传,同时引导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文物保护,让保护文物成为一种社会自觉,这才具有生命力。(通讯员 马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如诗如画2024-12-2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