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2月13日讯 昨天上午,一场地道的采茶灯舞蹈,在龙岩新罗区苏坂镇美山村上演,村民们都乐开了花。
因为在11月,“龙岩采茶灯”民间舞蹈,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龙岩市本批次唯一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也是全省唯一入选“传统舞蹈”类目的项目。
这条申遗路,走了9年,因准备不足、申报方向偏差,“龙岩采茶灯”3次落选国家非遗名录。不仅如此,采茶灯的传承之路,也是布满荆棘。如今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八九位老艺人,都已80多岁,因健康问题,传承并不乐观。
村民跳采茶灯舞
采茶灯舞走进校园
71岁的黄淑霞,是目前采茶灯唯一一名省级传承人。她说,她目前正在努力,将采茶灯加上现代元素,满足不同群体观众的需求,而此次申遗成功,也是为采茶灯的传承增添了更多机会。
9年申遗路
3次落选,今年终被列入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昨日上午,新罗区宣传部在苏坂镇举行新闻通气会,近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罗区“龙岩采茶灯”位列其中。这是龙岩市本批次唯一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也是全省唯一入选“传统舞蹈”类目的项目。
据介绍,2005年,龙岩采茶灯就被列入我省首批非遗名录。此后,采茶灯的申遗之路历经艰难。同年,“龙岩采茶灯”首次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由于准备不足落选;2008年及2011年,由于申报方向稍有偏差,均告落选。
2012年,新罗区专门成立“龙岩采茶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对采茶灯的历史、传承,以及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整理,最终完成翔实的申遗文稿。今年11月,国务院最终将“龙岩采茶灯”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昨日上午,在新罗区苏坂镇美山村,还举办了一场原汁原味的传统采茶灯表演,村民们共庆申遗成功。
280年历史
起源苏坂乡美山村,融合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
“龙岩采茶灯”是融合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民间舞蹈。1981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复函龙岩县文化局,确认“龙岩采茶灯”系龙岩美山村为原产地,并把原始曲谱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文化遗产”收藏。
根据资料,280年前,苏坂乡美山村林氏十七世祖自广东传入曲调,当地民间艺人从茶山劳动中提炼舞蹈语汇,吸收当地的民间音乐,融合歌舞、说唱及民间小戏等艺术,经过几代人不断加工、提炼而成,从歌舞到服装,都保留了中原遗风。
“龙岩采茶灯”来源于劳动人民的采茶活动,组成人员有茶公、茶婆、采茶姑、武小生、男小丑等,表现一群天真烂漫的山村姑娘手提茶篮,跟随精明风趣的茶公、茶婆跋山涉水,上山采茶的欢乐心情,以及与茶园、花蝶等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在农村,采茶灯被群众视为吉祥舞蹈,多在新年、庙会、踩街、喜庆期间表演。
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采茶灯音乐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入场曲而响遍世界。
传承遇困难
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八九位老艺人,传承不乐观
80岁的林昌鼎是美山村的老艺人,他的家族代代相传表演采茶灯已有200多年。林昌鼎说,采茶灯分传统的演法和新的演法,传统的,是放在喉咙里唱,新的是把声音唱出来,林昌鼎还是喜欢传统表演,更有味道。
新罗区文化馆馆长兰茂林告诉海都记者,现在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美山村八九位老艺人,大多年纪超过80岁,“传统采茶灯表演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老艺人年纪大,原始资料和道具遗存都比较少”。据悉,采茶灯的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因为老艺人健康问题,最原始的表演程式传承并不乐观。
今年71岁的黄淑霞是目前采茶灯唯一一名省级传承人,她从1956年就开始表演采茶灯,创编了近30多种表演版本,传承传统的表演程式。2009年,她曾在龙岩导演万人采茶灯表演,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她说,目前,采茶灯传承碰到的困难是,尽管目前有专门的研究会,但没有专门的人员、地点以及经费投入。
保护和发展
起源地保护和传承氛围浓厚,今后可借申遗扩大影响
如今,随着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黄淑霞也对采茶灯的传承和保护充满期待,她说,采茶灯可以加上现代元素,满足不同群体观众的需求,这也是她目前正在做的。黄淑霞说,今后,也可以借申遗成功,不断扩大采茶灯的影响。
在起源地新罗区苏坂镇,采茶灯的保护与传承气氛也相当浓厚。如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经过改编,苏坂学校将采茶灯引入校园。据新罗区委宣传部相关人员介绍,采茶灯还进入了乡土教材。
昨日上午,采茶灯民间传承人林奇英告诉海都记者,目前,在民间也成立了村镇两级的采茶灯文艺队,招募年轻演员,表演采茶灯节目。
而在今年6月,苏坂镇已成立采茶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部门授权苏坂镇政府使用采茶灯商标,将苏坂镇特色农产品米粉、葛粉、蜜柚等与采茶灯相结合,强化采茶灯的品牌建设。同时,与采茶灯有关的产业也在规划建设中。
链接
国家非遗 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11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至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总数达1372项。(海都记者 简伟雄 通讯员 少航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有福之州诚意满满迎客来2025-01-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