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指节与按压
屏幕尺寸的增减,对于交互操作与使用习惯来说有着决定性的改变。当用户发现他们的手指无法在现有的屏幕上完成熟悉的操作时,就会开始寻找另一个维度的交互探索。
关于Force Touch压感屏幕,其实是苹果最先在Apple Watch上添加的,初衷是由于手表屏幕尺寸太小,苹果希望尽可能在小屏幕上减少菜单按钮,因此压感屏幕实际上作为了一个无形的按钮存在于手表屏幕上。
在随后的MacBook 2015款中,苹果再次使用了压感技术。不过由于MacBook的触控板本身面积很大,用户基本不用顾忌在上面进行任何的点划操作,因此苹果对于这项技术只给出了两个应用,其中一个是在视频加速快进时用力按压加速度提升;另一个是在网页中用力按压预览新的网页。除去这两项应用,很难再找到可以使用压感屏的操作。这也是目前压感屏幕所面临的最尴尬之处:它的价值,必须体现在点触、长按以及滑动三种操作方式以外。但现在对于华为EMUI系统来说,这样的交互几乎不存在。而在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 6s上,苹果为iOS重新创造了这种新的交互形式——预览(Peek),才得以使这项操作最终落地。不知道同样的交互形式,会不会出现在华为未来的旗舰机型号上。
Mate S在前期推广最大的噱头莫过于压感屏幕的加入,不过当我们看过IFA华为的发布会就会发现,华为对于压感屏的使用颇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味(评测机甚至不具备压感屏幕功能)。
目前Mate S的压感屏已经展示的功能包括在浏览相片时用力按压屏幕,使得按压位置的图像随力度大小不同而放大缩小。但从操作的过程来看,放大和缩小的显示效果并不平滑。而退一步说,双击放大图片的体验真的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吗?而压感屏的另一个演示则更像是功能性演示,用户打开一个称重应用,随着按压屏幕的力度不同,应用会显示出不同的重量,这几乎就是将压感屏的工作原理以应用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实际使用中,称重的物体能否以点的形式接触屏幕,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华为Mate S开箱上手
压感屏幕的表现不让人满意,但是指节交互的表现倒是相当不错。由于手指与指节识别不同,同时支持指节的滑动与敲击,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指节操作可以说打开了另一个手机屏幕,用户可以通过设定好的指节手势打开相机、音乐等应用,抛开学习成本不说,这样的设定比划出一个二级菜单然后找应用点选快速的多。
除了指关节滑动打开应用,Mate S还支持单指关节敲击截屏与双指关节开启录制屏幕。虽然这些应用都不是杀手级别,但是在手机交互发展进入瓶颈的今天,这样的操作可以为手机加上一个不错的分数。
指纹识别按键也成为了增加交互维度的一个新工具。在Mate S上,指纹识别键被定义成了一个微型的触控板,用户可以在任意界面下下划呼出通知中心,在相册界面可以左右滑动进行图片的切换。下划呼出通知中心的设定在刚使用时确实相当惊艳,单手操作时对于屏幕顶端不易触及的区域,指纹按键的位置相当趁手。不过在使用了更长的时间之后,指纹按钮后置的设计也开始暴露一些问题。
在使用手机时,由于解锁键位置几乎就是食指平时最容易摆放的位置,因此在握持时,经常会出现误操作呼出通知中心的情况;而在把手机塞到裤子口袋里的时候,同样由于指纹解锁的黄金位置,使得经常在把手机塞到口袋里过程中解锁了手机,又要掏出来重新锁屏,情况出现频繁的时候还是让人心烦。这大概是属于按键位置过于贴心而带来的烦恼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