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手机流向无从监测
究竟有多少废弃手机真正进入规范回收渠道?温宗国给出的数字是2%。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废弃手机进入了地下灰色产业链,流向无从监测。
11月初,在深圳举行的“2017年中国商业圆桌会议”上,华为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6年末,华为在全球36个国家设立了705个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站,还有线上回收系统,但是,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回收数量与预期相差较大。
“对老百姓来说,废弃手机不能进入规范回收渠道的最大顾虑就是个人隐私和数据的信息安全。智能手机上往往涉及手机银行、支付宝、个人数据等敏感信息安全,灰色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对个人信息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很容易存在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温宗国说。
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曾在2010年发起一项名为“绿手帕”的手机回收公益活动。会长孙文平承认,这项活动在半年之后就坚持不下去了。“老百姓觉得,原本三四千元买的手机,最后被回收时只能卖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高的也就卖几百块钱,心理落差太大。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也不差这点钱,手机交出去很可能泄露隐私,还不如扔在家里放心。”
这种观点得到了卢志耿的认同,“废弃手机回收的瓶颈在于,现在人们对于手机回收这个行业的信息不对称与信任问题。许多消费者还不知道有线上手机回收平台的存在,还有消费者会担心回收手机的信息安全问题。”
正规企业难与小作坊竞争
废弃手机不能进入规范回收渠道,流失的不仅是个人隐私,还有宝贵的金属资源。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有种类繁多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铝、稀土金属等,而且电器电子产品所含金属的品位高,能达到原生矿的10倍以上。
四川省中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公司近年来开始从事废弃手机零部件的拆解和深加工。该公司总经理彭冰说:“根据我公司经验,一部废弃手机中含有11克铜、0.15克银、0.025克金和0.008克钯,另外从手机锂电池中还能回收锂。”
废弃手机的循环链条涉及回收、拆解、加工、重新流入市场等环节,因为缺乏官方统计数据,行业成本一直难以测算。彭冰介绍,作为一家从事手机循环经济的正规企业,一部废弃手机的全产业链条循环成本约16元。
目前,手机虽然纳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但是从事废弃手机拆解利用的企业,并未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拆解处理产品基金补贴的企业名单。
温宗国认为,正规企业从事废弃手机循环利用的成本,远高于个体小作坊和非法企业。“正规企业从事手机拆解、深加工等,首先要缴纳17%的增值税,还要负担员工的薪资和保险,环保投入也比较高,这与小作坊和非法拆解企业相比增加了许多成本,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目前废弃手机拆解没有相关补贴,如果国家给予补贴将更有利于废弃手机资源再生利用行业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子,才更有发展前景。”彭冰说。
线上回收或是出路
四川省中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公司所回收的废弃手机,上游卖家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主要依靠小商小贩、手机销售和维修商家,还有一部分来自互联网企业。
温宗国把社会上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的个体劳动力称为“流动回收者”或者“拾荒者”。“他们是整个循环经济链条前端的重要组成,也是电器电子垃圾回收的主要力量,他们通过回收废弃物资获得收入,通常只是简单分拣、打包和流通,该环节本身对环境影响比较小。”
根据这位清华大学教授的调查估算,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的从业者规模庞大,“流动回收者”和“拾荒者”估计有1200多万人,回收企业10万多家。其中许多小商小贩往往乐于回收高附加值的废弃手机,但是其回收后不是流向规范的拆解企业。
中明再生聘用近300名员工进行废弃电器拆解,人均年可拆解废弃手机4万多部。彭冰说,通过前期市场调研,该公司在西部地区每年可回收废弃手机2000多万部,为此该公司建成了一条年处理1100万部废弃手机资源的生产线。
按照温宗国给出的数据,即便该公司年处理的1100万部废弃手机就是全部的“2%”,废弃手机的整体规模也已经超过5亿部。然而,彭冰坦言,中明再生的年处理废弃手机数量,远不能代表这“2%”。
温宗国建议,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为废弃电器电子设立简易规范的回收站点,例如可以在社区或者大型商超配置回收设施、提供回收站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回收的便利性和针对性,并对手机的个人信息从技术上进行彻底清除,从而提高废弃手机进入规范回收体系的比例。
从2017年开始,换换优品与四川中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前者从线上回收的手机中有25%属于无法二次销售机,它们会被运送到后者的正规工厂进行拆解和深加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