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宫门附近的这一个琉璃构件,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又深埋地下多年后,终得回归故园。
有那么一天,皇家园林罹难。之后的百年岁月变迁里,火、木、石、土“四劫”纷至沓来。
覆巢之下,并无完卵,曾经流光溢彩的琉璃件就此坠入尘泥,尘埃扑面,伤痕累累。附近一亩园居住的一个平头老百姓好奇地将它捡了回去,一边往家走,一边也许嘴里还啧啧称赞着“真好看,这是皇帝的物件儿吧”。
但这东西毕竟没实用,也不能当饭吃,捡回去的人便随手搁置在了自家房屋的角落里,充个装饰摆件。
再往后,这家人翻建房子。此时距离捡回来琉璃件已有十多年或者数十年了,岁月流逝,人换了一茬,曾经光鲜的琉璃件满面尘霜,被随意丢弃在院中,和垃圾搁在一处。捡它回来的人的后人,翻建房子深挖地基时,直接将它和院中其他垃圾一起扔到了地基里,夯实后盖新楼。
从此,它再未见过天日。
时光流转到了2017年。圆明园文物回收工作组的王春玉和白建国在一亩园拆迁现场的民房地基里,刨出了这块琉璃件。它被珍重抱在怀里,一路捧回了圆明园。
至此,大宫门附近的这一个琉璃构件,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又深埋地下多年后,终得回归故园。
像大宫门琉璃构件这样,属于圆明园却流散园外的虎皮石、石构件、城砖等建筑构件,近年来通过在周边区域的“抢救性”回收,圆明园已经收回8万余件,在园内南北两处垒起了两道“文物长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