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没摸清 学生易中招
调查发现,仅有三成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大学生表示会研究相关服务条款、计算费率并了解平台资质。大学生对这一新兴业务不了解,让非法校园贷有可乘之机。
今年3月底,广州指路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内公益讲座的名义,吸引广东某学院本科生小谢参加一对一免费的职业测试,最后让他签订9920元的两年期分期贷款合同,本息合计近1.3万元。
一名在校学生小林说,某校园贷平台分期还款,晚一分钟还款都不行。“有一次晚了2分钟,就被告知之后的分期全部取消,而且要求下个月必须还完,还被罚了70多元。”
记者在一个面向年轻群体的信用评级服务商“乐×袋”APP上,以一名大四学生的身份进行注册。登录该平台后发现,在“借款推荐”下的“闪贷—好又贷”服务显示,可提供500元—1万元的借款金额,最低月利率为2.6%。事实上,2.6%的月利率换算成年化利率达31.2%,已经超过法律保护的年化利率24%的界限,并远高于银行贷款和信用卡利率水平。此外,该平台要求绑定手机通讯录才能进行借贷。记者联系客服希望注销账号,却被告知“无法注销”。
就在5月底,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提出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已有多家网贷平台已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但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或“换马甲”继续运作。业内人士建议,学校或有关部门可为学生专门开设讲座,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学生体验
“6个月还款过程太煎熬”
“我差点中招!”谈起亲身经历的校园贷,广州某高校大三学生小罗印象深刻。在同学推荐下,他到一家职业指导机构做调查问卷,“职业规划导师说,从测试结果看,我的职业发展能力非常差,如果不参加专门的培训,毕业时很可能找不到工作”。小罗说,他听后觉得非常沮丧,很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但面对近万元两年分期付款的费用,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原来,这是一种“培训贷”,通过夸大课程效果引诱学生报名,高额学费加上高额利息,学生一旦签订合同,就意味着背上了沉重债务。
广东工业大学的学生小林头一次尝试分期贷款后,就不敢再用了,“6个月还款过程太煎熬”。他曾使用某分期消费平台购买苹果6s手机,由于不熟悉金融产品,他总觉得从平台上提前借款颇不安心。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绝大多数学生本人都不具备还款能力,平台敢于借钱给学生,主要是考虑到父母的经济支持以及学生未来工作后的收入。而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借贷,往往就是不愿意让父母知晓自己的消费状况。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实习生 刘雅文 曾钶锜 覃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超百万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试产最高纪录刷新2025-09-1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