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余火仍在蔓延
随着滴滴对于专车补贴力度的下降,优步、易到用车等也跟风,开始降低补贴力度。但是目前看来,补贴力度较高的是易到用车。
近期,有媒体爆出,因为易到用车补贴过高,易到用车的亏损逐渐扩大。网传的一份易到用车经营文件显示,今年5月易到每单均净亏损为37元,若根据易到6月对外宣称的“日均订单达100万单”来计算,易到今年第二季度日均亏损额最高可能达到3700万元。
对上述文件中显示的数据,易到用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并不真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其表示,这“纯系谣言”。
其表示,首先易到用车内部根本没有此类经营文件,“怀疑为竞争对手伪造意图抹黑易到”。其次,新闻中援引的文件有错漏,易到用车三季度以后的补贴并没有降低,生态充返力度只大不小,成本一直是100% 甚至150% 来回馈用户。其表示,针对近期竞争对手持续的恶意攻击,易到用车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0月,乐视正式签署对易到的股权投资协议。交易完成后,乐视以7亿美元投资获得易到用车70% 的股权,乐视成为易到用车的控股股东。
之后,乐视试图通过补贴,提升易到用车的市场份额,其推出了“充100送100”活动 ( 于今年6月30日结束 ) 和现金充值送乐视手机、乐视电视等活动,以此获得更多司机和用户。
“易到用车需要获得更多的活跃用户,补贴则是最简单粗暴、最有效的方法。”易观智库分析师张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无法确认易到用车现在因为补贴而亏损的数字,但近期易到用车烧钱很猛是事实。
唐欣认为,对于市场份额距离领头羊仍然很远的易到用车而言,要想出头,就必须通过大量补贴形成规模化。从社会角度来讲,这些补贴毕竟还是服务了用户,只要易到用车能够有效监控刷单行为,补贴就有利于其市场扩张。
后补贴时代寻找新增长点是关键
随着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之前愈演愈烈的补贴大战已经明显收敛,不久前滴滴顺风车、人民优步都已经宣布上调价格。在业内人士看来,网约车应该趁此机会积极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或者变现模式。
一名优步司机向记者透露,从中秋节当天开始,人民优步每单里程费已经从1.5元/公里提升到了1.8元/公里,时长费也从0.25元/分钟提到了0.35元/分钟。而易到也从下半年开始改变之前单纯的现金充值返现的模式,在返还力度没有明显减小的情况下,引入了乐视旗下的生态产品,相当于将易到变成像乐视电视、手机类似的引流入口。
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专车平台的订单量。据易观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优步月活用户数减少超过74万人,跌幅近5%。
另一方面,虽然部委对网约车的合法身份做出背书进而推出了网约车新政,但记者发现,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网约车新政将网约车的数量限制和定价权交由地方政府,提出可以由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约定。这为地方实施细则留出了数量管控和价格指导的可能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地方政府与各地出租车利益集团关系更为紧密,很有可能“架空”新政,导致新政从网约车的“嫁衣”变“大棒”。
“值得人注意的是,地方上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之间的博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约车的营收。”唐欣明确表示。但互联网分析师王如晨认为,滴滴、Uber的合并会降低营销成本,抵消上述的营收影响。不过网约车平台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或者变现模式,比如围绕汽车的社会化服务将流量变现,或者进行品类的扩张。
公开资料显示,滴滴近期除了布局租车领域之外,还在各地与出租车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
其实,滴滴与出租车公司的合作早在今年5月就有所体现,比如南京中北的士、江南出租车公司等出租车企业。截至目前为止,滴滴已经和全国十多个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南京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会长凌强表示,在保证合理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出租车愿意和网约车一起融合发展:“把前面不正当因素排除掉以后,也可以向着一个良好的关系发展。”这也能缓解目前出租车与网约车平台“相爱相杀”的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