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改革难度很大,改革要冲撞部门利益,靠部门自己改革不现实,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曾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南都讯在众多专家恢复国家体改委的呼声最终未能实现的背景下,国务院近日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论证重大改革方案等。联席会议由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等35个单位组成,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
专家表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成立这样一个联席会议制度,应该是为了为此后进一步推进改革作出准备。但是这一较低级别的协调机制不能解决重大改革问题,今后随着改革步入更广更深的领域,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制度或机构来协调。
是否恢复体改委“有三个拿不准”
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经济社会等领域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继续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今年两会前国务院机构改革讨论中,不少专家希望能够重新恢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主导改革进程的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委)。31年前的3月,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难度最大的问题,国务院成立体改委,由总理兼任主任,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一研究、筹划和指导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这个机构几乎参与了此后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所有重大议题,直到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它被并入由国家计委改组而成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982年3月,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国务院成立体改委,由总理兼任主任,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一研究、筹划和指导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体改委几乎参与了此后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所有重大议题。1998年,体改委改为体改办,成为国务院办事机构,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体改办也被撤销。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后来在解释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关内容和考虑时表示,在是否恢复体改委问题上,“有三个拿不准”,“使得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很为难”,必须“慎重地去研究、去思考”:第一,当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进一步地深化和完善。要不要再搞一个实体机构,拿不准;第二,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生态的,这五大领域当中都面临着改革任务。
在范围如此广泛、改革任务如此繁重的情况下,要搞一个这样的机构,把所有的改革内容都统筹起来,干得了干不了,没把握;第三条,这几年各个领域已经成立了诸多专门负责改革的高层协调机制,效果不错。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体系不用,重新再搞一个机构来推进方方面面的改革,行吗?拿不准。
对于外界的呼吁,王峰强调将就大家的意见共同地去研究、去论证,留待下一步再考虑这个问题。现在看来,研究论证的结果,就是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专家表示需更高层次改革协调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一直致力于体制改革研究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就曾连续多年提交《建立中央层面的改革协调机构的建议》。迟福林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需求。首先,当今中国,不光是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社会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这些体制改革都需要顶层设计。而目前改革面临着部门利益协调问题突出的特点,需要有个改革协调机构来进行协调。现在成立这样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各界达成了共识,这适应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求。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要召开,在这之前成立这样一个制度,应该是为了为此后进一步推进改革作出准备。
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对这一联席会议能否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并不乐观。石小敏表示,成立联席会议制度是对改革呼声的一种回应。但他表示,改革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危机感,二是要有新的理念。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从文革中恢复过来,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全国上下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危机感。在理念方面,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一个重大的理念转变,由此产生的改革开放又带来了新的认识。当时对危机感和新理念的认识方面是上下一致的,所以当时成立的体改委是由国务院总理亲自兼任主任,副总理主持工作。这样一个机构级别足够高,而且超脱于部门利益之上,因此体改委在改革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成为改革的“中枢”。
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曾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他也认为“改革难度很大,改革要冲撞部门利益,靠部门自己改革不现实,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
迟福林也认为,联席会议只是一个过渡的制度,今后随着改革步入更广更深的领域,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制度或机构。因为目前的联席会议只是部委之间的,只有上升到中央层面的设计和协调才能适应更深层次的改革。对此,迟福林可以考虑三种形式,首先,希望是中央层面的,能够统筹协调经济体制、社会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机构;其次,可以是由国务院直接牵头,由总理负责的协调机构;此外,还希望能有一个改革咨询机构,不光只是部委坐下来研究协调,还希望能有专家和社会的力量加入进来。(南都记者 辛省志 娜迪娅)
解读
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是我国行政机构最高层次的联席会议制度,其成立主要是为了协商办理涉及国务院多个部门职责的事项,一般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各成员按照共同商定的工作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协调不同意见,以推动某项任务顺利落实的工作机制。
据昨日的消息,本次国务院统一建立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是由发改委牵头,包括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35个单位组成的。
据介绍,目前我国对于成立部际联席会议控制严格,凡是可以由主办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事项,一般不建立部际联席会议。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建立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包括国务院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等。
这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申请建立时,均须履行报批手续,由牵头部门请示,明确其名称、召集人、牵头单位、成员单位、工作任务与规则等事项,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而当相关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所负责的某项任务顺利落实结束后,将由牵头部门提出撤销申请,说明部际联席会议的建立时间、撤销原因等,经成员单位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撤销。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此次建立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内,一般类似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均不刻制印章,也不正式行文。如确需正式行文,可以牵头部门名义、使用牵头部门印章,也可以由有关成员单位联合行文。观察这些联席会议的职责可知,其没有审批权,主要的功能为协调类与决策研究类工作。
历史
国务院体制改革机构沿革
●1980年5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为临时办事机构,由国务院第一副秘书长杜星垣兼任主任。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决定设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简称体改委)”,由国务院总理兼任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同志兼任第一副主任,国务院秘书长、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杜星垣等4人任副主任,作为研究、协调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性专门机构。其主要职权是:综合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的关系,研究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关系,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拟定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总体规划和年度综合实施方案;指导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经济体制改革规划;指导地区、部门、行业。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和推动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规划。组织和指导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等。
●1987年4月-1988年4月体改委主任一度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电子工业部部长李铁映担任,之后,又回到总理兼主任的惯例,1988年由李鹏兼主任。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设立“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作为协助总理办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关事项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改为虚设的议事机构,不再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具体工作由体改办承担。
●200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体改办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合并,成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9月国务院同意由发改委牵头,建立经济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论证重大改革方案,组织重大改革事项联合调研,研究完善改革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等。
(原标题:体改委恢复落空部际联席会议登场)
推荐阅读:中共第18届委员会三次会议 于11月9日在北京召开
推荐阅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会前前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