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出现核泄漏事故以来,日本蔬菜、啤酒接连检出放射性物质,这次奶粉也没有躲过去,日本食品巨头明治公司6日公布调查结果称,该公司生产销售的“明治STEP”奶粉中检测出最高每千克30.8贝克勒尔的放射性核素铯。这一消息传出来,让南京的妈妈们很是恐慌,开始着手换新的奶粉。
明治公司
因放射性铯污染召回奶粉
据媒体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称,这是核电站事故后首次从奶粉中检测出铯。明治官方昨日发出声明:检测出的超标物质虽未达到人体危害标准,出于安全考虑,明治计划对约40万罐奶粉实施免费更换。日本政府规定的奶粉暂定标准上限是每千克200贝克勒尔,此次明治奶粉检测结果未超标。但有意见指出婴儿比成人更容易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厚劳省已决定将于近期为“婴儿食品”设定不同的标准。
明治称,检测出铯的是保质期为2012年10月4日、21日、22日、24日的奶粉。保质期显示在奶粉罐底部。明治在日本国内的奶粉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约40%,为业内第一。
奶粉里为什么会有放射性元素?日本方面给出的答案是奶粉在干燥的过程中产生的。南京一名专家告诉记者,铯-137的半衰期有几十年,因此会长期存在于空气中,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奶粉里。
专家声音
长期吃对健康肯定有影响
不少妈妈担心,吃了这些奶粉会不会有健康危险?据资料表明,放射性铯是核爆炸和反应堆运行产生的主要裂变产物。环境中铯-137进入人体后易被吸收,均匀分布于全身,由于铯-137能释放γ射线,很容易在体外测出。进入体内的放射性铯主要滞留在全身软组织中,尤其是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浓度较低;较大量放射性铯摄入体内后可引起急、慢性损伤。
江苏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柳卫告诉记者,每秒钟核素进行一次衰变,就释放1个单位的贝克勒尔(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如果单从这个单位来说,日本奶粉检测出这个辐射强度还是比较弱的。“我们平常给病人做检查,至少需要注射和服用几千个单位的贝克勒尔。”不过,柳卫告诉记者,这不意味着就高枕无忧了,因为医院用的核素是锝等半衰期极短的核素,锝的半衰期才6个小时,经过10个半衰期,也就是60个小时后,基本可以认为在人体内消失了,而铯-137的半衰期有几十年,这么长时间在人体内,无法预知其危险,而且是否危险还与剂量有关系,奶粉如果长期吃,半衰期的时间又长,对健康肯定有影响。
探访市场
南京卖的来自澳大利亚
超市里,仍然有明治珍爱奶粉在销售,记者在新街口一家超市看到,按标签应售有明治珍爱儿奶粉、明治珍爱宝奶粉、明治珍爱成长奶粉三种明治婴幼儿奶粉,净含量均为900克,售价依次为208.9元,198.9元,179元。但售架上展出的只有后两种。超市工作人员并不清楚奶粉被查出铯的新闻。
记者拨通珍爱奶粉包装上提供的消费者免费电话,工作人员答复说,明治虽然是日本的牌子,但是出事的只是在日本生产和日本包装的,而南京所销售的奶粉,则是在澳大利亚生产的,而且这一点已经写在产品外包装上,因此消费者大可放心。
网络代购是否“中招”难说
不过,明治奶粉在国内的销售,主要还是网络代购,昨天,该消息也在微博上第一时间传播,许多网购的妈妈很是着急,表示要立即换奶粉了,对于之前是否吃了含辐射的奶粉,也是惴惴不安。周小姐告诉记者,宝宝一直吃的就是明治奶粉,即使日本地震后也囤积了一两箱,看到地震过去这么久,也就认为已经过去,所以又追加购买了一箱,想不到吃了两罐,奶粉就出事情了。周小姐买的奶粉是通过南京卖家在日本“代购”,周小姐询问这位卖家,卖家则回复说,这个奶粉是日本地震后生产的,经过海关进入到这里,应该检测过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在网络上,多数妈妈还是放弃了购买明治奶粉的想法,转向更为安全的其他品牌奶粉。
南京一位卖家仔细查对后,发现代购的奶粉不在这批范围内,至于被污染的批次是否流入中国市场,该卖家表示:“很难说,因为网购奶粉进货渠道比较复杂,有的甚至是直接从日本购买带回中国的。”
辐射专家
江苏一位辐射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江苏关于食品等各方面的辐射监测还在进行中,目前来看,结果一切正常,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
江苏食品监测未见异常
辐射惹的祸?假的
wifi杀精?不必惊慌
微博传闻
近日,一条wifi杀精的微博热传,说是科学家有一项研究,收集健康男子精液样本,把其放在接收wifi上网的计算机旁边四小时后发现,精液竟然熟了,部分更出现DNA受损的情况。专家指出,无线上网期间散发的电磁辐射正是杀精的元凶。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专家说法
辐射和手机差不多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金保方告诉记者,他没有看过相关权威数据或者试验论证过这个结论。毫无疑问的是,辐射对人体确有影响,但是,只有高强度、长时间的辐射,才能导致人的生殖系统比如精子数量和质量出现问题,无线上网等日常用品的辐射,在他看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没有经过2000多人的大样本详细调查,没有数据支持,就无法相信这个论断。和手机辐射一样,无线上网的路由器和笔记本电脑一端产生的辐射都在安全范围以内,不必惊慌。”
东南大学移动通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告诉记者,网上这个流言是没有根据的。wifi和手机都是发射电磁波,但wifi无线上网使用的电磁波,发射功率一般是100毫瓦,属于非常低的发射强度,而我们普通手机的发射功率则至少在600毫瓦左右,手机我们贴在脸上打,而wifi则不接触人体,发射功率低到可以忽略,怎么会有伤害人的说法?
南京一位辐射专家告诉记者,手机以及网络都是使用非电离性辐射,主要是对人体组织的加热作用可能影响健康,需要比较大的强度才会造成伤害。而从目前看,都在安全范围内。“可以这么换算,手机我们离得近发射功率较大,而网络我们用的时间长但发射功率小,两者综合来看,每天两者对人体的辐射差不多,远没有到杀精的恐怖程度。”快报记者 刘峻
辐射时间表
3月19日
日本自来水中首次检测出放射性碘
3月23日
福岛县11种蔬菜首次检出放射性物质超标
3月28日
在福岛核电站附近土壤里首次发现放射性钚
4月1日
福岛地区首次发现啤酒辐射量超标
4月5日
在福岛附近海域捕获的鱼身上首次发现碘-131超标
4月12日
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土壤和植物中首次检测出微量放射性锶-89和锶-9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