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接受批评,可以改正缺点,成就事业,完善自我。然而有人指出,在当下社会,批评的生态正在恶化,现在人们越来越不能坦然接受批评了。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15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57.3%的人表示身边很少有能虚心接受批评的人,其中20.0%的人表示 “非常少”。仅12.9%的人认为这样的人还比较多。
受访者中,“70后”占37.4%,“80后”占40.5%,“90后”占5.0%。职业构成上,比例最高的四个职业分别是:“民营企业员工”(22.5%)、“国有企业员工”(19.0%)、“事业单位员工”(15.3%)和“国家公务员”(10.3%)。
谁最不能接受批评?
某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戴娜(化名)刚入职一年多。原本快言快语的她发现,很少有同事能虚心接受批评,有时就算是实话实说也会引来不快。只要有人提出了批评,不管对错,都会让同事关系出现紧张,偶尔还会出现争吵。
她告诉记者,久而久之,大家都变聪明了,没人愿意去批评别人。做事的人得不到批评性意见,很难发现错误,经常做一些无用功。“如果大家都能坦荡接受批评,并敢于作出批评,工作效率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倍。”
在山西太原市某小学的方老师看来,领导是最不能接受别人批评的人。她说,她们学校的校长就很不喜欢听到批评,凡是他决定的事,别人很少有批评的余地,最多只能提一些看似是建议、实则是赞扬的“完善性意见”。
她坦言,不喜欢批评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通病。她自己也曾因听不惯批评而当场与对方发生冲突。“事后特别后悔,但当时的确很难控制住自己,一听到批评,第一反应就是要反驳对方,认为对方居心叵测,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调查中,60.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经常发生因为批评而引发的矛盾或冲突。
至于最不能接受批评的人,82.9%的人认为是“领导”,38.0%的人认为是“同事”;59.9%的人认为是“年长者”,45.5%的人认为是 “年轻人”;26.1%的人选择“陌生人”,17.7%的人选择“熟人”。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艾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真正的批评是指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改正意见,意在“治病救人”。可在眼下,批评这个词的含义正在被扭曲,很多人将批评等同于诽谤、指责、埋怨甚至辱骂。
为什么人们不习惯接受批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习惯接受批评?受访者给出的三大原因依次是:“现代社会真话少,假话多,很多人听习惯了”(73.1%);“中国人面子观念太强”(67.7%);“现代人防卫心太重,老视批评为别有用心”(54.2%)。
在湖南女子学院副校级督学蒋璟萍教授看来,批评之所以不受欢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批评有时可能伤及自尊,所以基本没人天生就爱接受批评;其次,中国社会“面子文化”深厚,大家推崇“和气生财”、“明哲保身”,这种情况下,即使很多批评本身不无道理,也会遭到排斥。
艾君指出,在当下社会,很多人眼里只有个人利益,并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是非判断标准。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不由自主地用最大恶意揣测别人的批评。
“‘身正才能正人’,当下很多人却把批评当做攻击异己、打击报复、自我炒作的手段,经常以编造事实、人身攻击等方式批评别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扭曲了批评的意义。”艾君说。
如何走出关于批评的恶性循环?
调查中,94.6%的受访者确认,平时在批评他人时遇到过对方的抵触。其中,16.4%的人表示“总是会遇到”。
民意中国网网友刘先生感叹,如今能虚心接受批评的人越来越少,批评别人的成本直线飙升,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言批评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当大家都听不到批评,也不会批评,只会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最终受损的还是每个人。
在艾君看来,批评声音的消失,对一个社会来说就意味着进步的停滞。“当人人变得圆滑、自私;当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虚假且疏远;当社会失去了鉴别黑白、善恶的标准,对每个人而言是失去了‘第三只眼睛’,对社会而言则是失去了发展的矫正器。”
如何走出关于批评的恶性循环?蒋璟萍指出,关键在于建立起对批评者的保护制度,在全社会倡导鼓励、宽容批评的社会风气。一方面,完善建言渠道,保护批评者安全,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也要以身作则,带头直言批评并虚心接受他人批评。
艾君认为,要为批评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批评者自身也要有的放矢,不乱打棒子。这就要求批评者第一要有公心,不能将批评变为满足私欲的工具;第二要以理服人,要学会善意地讲道理,而非不顾一切横加指责。
大家能接受什么样的批评?调查中,72.9%的人选择“委婉的”,68.7%的人选择“私下的”,64.2%的人希望是“批评之外还有建议”,19.0%的人能接受“直接的”,只有7.9%的人能接受“公开场合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