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称豆角成长周期施11种农药 检测环节全放行

  新华网合肥8月23日电

题:一根豆角被“喂”11种药 从田间到餐桌一路“绿灯”
  
  豆角、茄子、白菜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然而,这些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的蔬菜,更是和农药一起度过“一生”:一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种农药,刚喷过农药的蔬菜第二天就被采摘下来,运往市场销售。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追踪安徽部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后发现,3个流通环节的农残检测竟一路“绿灯”,对于蔬菜的农残检测,有关部门回应称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1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 菜农“想当然”打药

  “现在种菜不容易,三天两头要打药,基本上没有不打药的蔬菜。”正在给豆角打药的合肥菜农66岁的王明城说,这个月基本上是每天一打,不打药蔬菜就没有收成。

  老王家种了3.5亩豆角,从4月初开始播种,现在即将下市。在不远处的沟塘边,记者仔细地数了数,他一共打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3大类11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有7种,如点阵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菌剂有3种,如田园农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宝吗啉胍等;杀螨剂有1种,如哒螨灵。

  有些蔬菜一天一打农药,未达安全间隔期就采收。来自庐江的菜农章天保说,小白菜的病虫害太多,特别是夏天。卖药的说几天一打,要有安全间隔期,我们看到虫子哪能放心,基本上就是一天一打。“有时当天打药,第二天就采收。”他显得很无奈地说。

  剂量也由菜农自己说了算。和县菜农戴继霞说,这几天,她家的茄子叶子出现虫害。为了图省事,她把农药经销商给的联苯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等4种农药,混在一起一次性打完了。“现在打药,还不是全靠自己摸索?反正迟早都要打的,不如一起打了算了。”

  超范围用药,菜农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些菜农说,每次买回来的农药包装上,登记作物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种的菜。记者在王大爷打过豆角的包装上看到,登记作物为番茄、烟草、苹果树等,而戴大姐打过茄子的包装上,登记作物却是甘蓝、番茄、茶树等。

  合肥一唐姓菜农说,他家的豆角长虫子,农药经销商卖给他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看过登记作物是棉花的包装后,他问卖药的,卖药的说这个可以随便用。

  “想当然”打药对菜农来说,其实是无奈之举。“打一次药差不多要花40元钱,到现在为止,光买药就投入1500元了,卖茄子的钱还不够本。”戴继霞说,如果没有病虫害,谁想打药?现在病虫害太厉害了,不打药蔬菜就要减产甚至亏本;如果有人指导,谁还会乱打,这不是浪费钱嘛!

农残检测一路“绿灯” 蔬菜安全难有保证

  吃了“想当然”打药的蔬菜后,安全性有没有保证?记者从安徽省和县的蔬菜地里一直追踪调查到马鞍山市蔬菜市场。

  8月2日,记者来到菜农戴继霞的茄子田里了解到,为了治虫害,前一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完了,3日早晨采收。然而,在她使用的联苯菊酯包装上,记者却看到,该药登记作物茶树、番茄的安全间隔期分别是7天、4天。

  “严格来讲,不按照登记作物施药的,属于超范围用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农药残留检测室主任段劲生说,同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采收前的时期。若在这个时期内采收,就是不安全的。

  那么,这样一根超范围用药、又完全没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茄子,从田间到餐桌过程中,会有农残检测吗?记者试图通过全过程追踪得到答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球探体育比分:篮球比分直播: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