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台北故宫:检测至少需4人在场
台北故宫有数百件哥窑瓷器藏品,登录保存处处长嵇若昕1日介绍了台北故宫在进行检测时的常用方法:台北故宫里的文物分为国宝、重要古物和古物。但无论哪一级别的文物在检测时都至少要有四名工作人员在场,让意外减到最低,而对瓷器的检测常常以碎片为主。
嵇处长说,一般来说检测台是固定的,台子基本上不应该有升降。万一要动的话,一定要手动,不要电动,自己去感觉,而且速度一定要慢。因为仪器本身变动的话没办法控制,如果参数设置错误,台面就会爬上去。如果说台子有所升或者降,更好的方法是拿另外一件高度、大小差不多的替代品,把高度找好了之后,再把真品放上去。
北京故宫发言人冯乃恩回应称:替代法是个很好的方法,故宫会参考借鉴。
她还说,按台北故宫规定,检测人员是不能拿文物的,但为防备万一,台北故宫还是对科研检测人员进行如何安全拿文物等培训。科研检测人员除了要有科技背景外,还要学过中国艺术史、中国文物,甚至对中国书画都要有一定的培训。(法晚 新京)□相关链接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瓷器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五窑之首,北宋后期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窑址在今河南宝丰县。汝窑以青瓷为主,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官窑
宋徽宗政和年间建于当时京师汴梁,窑址尚未发现,主要烧制青瓷。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种开片与哥窑有很大不同,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哥窑
确切窑场至今尚未发现,应在浙江某处。现存世百余件。哥窑胎色黑褐,釉层冰裂,釉色多为粉青或灰青,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黑黄相交, “金丝铁线”故有 之说。
钧窑
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位于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钧瓷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 紫交相融汇,白、 灿若云霞。
定窑
为民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窑址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造型以盘、碗最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