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备受瞩目的中国空间站第一课9日在“天宫课堂”与地面之间顺利开讲。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获悉,中国电科研制的通信测控系统实现天地间“面对面”互联互通、即时通话,助力中国空间站第一课圆满完成。
当天下午,三位“太空教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轨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答问交流。
在“天宫课堂”的背后,中国电科研制的通信测控系统,不仅在天地之间打造出一条宽带、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还满足“天宫课堂”对课时“超长待机”的需求。
测控系统全面覆盖方面,中国电科在陆上测控站、中继卫星系统中,从不同维度编织了一条实现100%覆盖的测控通信网。遍布各个测控站点的统一测控系统,与架设在太空3.6万公里的中继卫星组网运行,提供天地之间的图像、语音等数据传输。
中国电科研制的天链一号地面终端站是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天地信息传输的关键。为适应空间站任务需求,中国电科对天链一号地面终端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链路资源的自动化分配及故障自动处置,提高任务运行可靠性,并缩短任务准备和故障处置时间。
同时,天地链路的互为备份,可保证无论飞船飞行轨道和位置如何变化,都能让地面稳定接收信号,为完成太空授课提供支撑和保障服务。
通信系统全面升级方面,中国电科研制的卫星通信装备作为天地间的“顺风耳”和“千里眼”,是天地话音图像的管理和指挥中心,助力天地即时通信实时交互。
为适应中国空间站和神舟飞船任务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中国电科新建了多套固定站、车载站和便携站,并对卫星通信设备硬件及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在新建和升级后的系统中,中国电科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放等设备,系统传输容量提升5至10倍,卫星通信传输能力大大提升,可满足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需求。
此外,中国电科新研制的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可适应中国空间站多舱、多场景天地图像传输要求,完成低速图像、高清图像及全景图片等各类图像信息的传输,为天地间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让地面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显示屏能清楚看到“天宫课堂”实时画面。(孙自法 王雪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