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发展?人大代表提出“关键词”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都有了明确“路线图”。民营企业如何“育新机”“开新局”?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他们的“关键词”。
“法律保护”是关键词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季强表示,人大代表对民营企业立法的呼声一直持续。“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有必要尽快在国家层面制定《民营企业法》。”
胡季强建议,在立法时需明确:民企发展促进工作应坚持竞争中性原则,保障民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创新中的“红利激励”是另一个关键词。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保华以头部民企举例指出,在创新发展中企业遇到的壁垒首先是技术问题,企业创新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基础性研究对于应用性研究的制约越来越大。
“比如一家企业从做仿制药转型做新药,在靶点已被发现的情况下,调整先导化合物的结构,基本属于应用性研究,需要十多年的时间。若要进一步做首创新药,寻找新的靶点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研发的团队、思路、投入、机制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失败率也更大。”陈保华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于基础性研究的投入,支持在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开展基础性研究,成果可与业内企业共享。
“草案中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到全新高度。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向民营企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支持民营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畅通人才流通渠道等。”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张天任说。
解决发展中的“痛点”也是关键。
“中国劳动力人口下跌、劳动力平均年龄上升,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痛点,主要原因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征信体系,仍以抵押担保为主。”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说。
邱光和建议,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机器换人”的支持力度,支持第三方企业开展工业机器人租赁业务,以更快速度推动中小企业“机器换人”。要加速推动银行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科学评价,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平台;同时建议将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产能规模、行业地位等要素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切实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赵晔娇 钱晨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