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被虐致死案频发 省妇联称目前儿童保护“纸上谈兵” 应设儿童权益代言人
时隔不到4个月,番禺连发两起虐子致死的伦常惨案。今年3月10日,番禺广州碧桂园,11岁男童邓天威被其父虐打致死。7月6日,番禺南村镇草堂村,9岁女童小蓉被亲生父母打死(见本报7月8日A21版《9岁女童被亲生父母打死》)。昨天,在广州首个社区关爱儿童中心碧桂园虐儿惨案之后成立的广碧关爱儿童中心,家长们召开讨论会,要保护儿童免遭虐打,路在何方? 文/ 记者石善伟
“刚刚过去几个月,番禺又一个孩子被父母打死,我只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广碧关爱儿童中心发起人斯文摇头叹气。
碧桂园虐儿惨案一时满城皆知。之后,斯文和另一业主陶江梅在网上社区发动,号召业主在碧桂园小区成立了广碧关爱儿童中心,目前正在民政局登记注册,这也是广州首个社区关爱儿童中心。几个月来,中心办沙龙、开讲座、组织案例讨论,并向业主派发儿童保护手册,号召邻里监督,发现有家长打孩子立即报告,并组织成员上门调解劝说。几个月下来,中心已有130多名义工,还有效劝止了小区里几位打骂孩子的父母。
问题家庭抗拒难进门
这次惨案发生在番禺农村,涉及外来工和留守儿童,让中心成员们更觉棘手。
“惨剧接二连三发生,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斯文的意见和其他人基本保持一致:别人家打孩子,邻居不方便插手,警察也只能劝阻,却没权带走孩子;即使带走了孩子,也没有单位接收。在家长们看来,这里面一环套一环,最终还是要靠政府介入,搭建一个救助系统,才是治本之策。
“社会并不缺少爱心人士和爱心组织,但这只能是一个软性补充。”发起人陶江梅介绍,中心的作用更多是在小区构建一种关爱儿童的氛围,对解决具体问题能力有限。
让人无奈的是,中心目前虽然成员过百,但那些真正存在家庭暴力等问题的家庭,却对中心的帮助十分抗拒,成员们有时连对方的家门都进不去。
“不少家长打完孩子理直气壮,不觉得自己有错,在他们眼中,这就是爱孩子。”业主“水晶葫芦”在会上说,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观念其实都已经过时了。中心旨在关爱儿童,更需要关爱家长、关爱母亲,首先要让习惯动手的家长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省妇联:执法可操作性不强
“这起家庭暴力事件中,邻居、医生都报警了,警察也出警了,孩子父母也作出保证,不再打孩子。可后来孩子还是被打死了。”广东省妇联副主席杨建珍痛心之余,对记者表示,目前保护儿童执法的可操作性不强,基本属于“纸上谈兵”。
因为没有专门的儿童庇护场所和专门人员,使得警方接到投诉和报警后,“带离受暴儿童”的规定无法落实,而“剥夺失职监护人的监护权”,如无特别情况,在国内更是难以施行。“儿童没有能力进行自我保护,是弱势中的弱势。”杨建珍提出,要在政策、规划的制定、实施等层面,加强“儿童优先”原则,设立儿童权益的“代言人”。
社工师手记
保护孩子 时时处处要有人
仍是老话,救救孩子。面对频发的虐童事件,仅仅悲痛、愤慨、谴责已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研究进一步的行动。应该说,进入司法程序的虐童案件只是冰山一角,虐童致死毕竟只是极端个案,可不少孩子被打得遍体鳞伤,却仍然被当成“家务事”和教育不当处理。有几个孩子能跑去找警察求救、有几个孩子会自己保留证据、有几个孩子会举报自己父母呢?这时候孩子身边需要有人对施虐者进行教育,对家庭养护给予支持。
这个人是谁?他在哪里?当务之急,我们要把“这个人”找出来,让他出现在孩子身边。不仅仅是“这个人”,我们需要很多人:为孩子制定法律、为孩子提供保护、为孩子贴身服务。时时,处处,要有人保护孩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